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6月3日早盘低开后震荡下跌,尾盘小幅收高,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合约放量小幅减仓。沪铜主力1009合约早盘以54,000元/吨开盘,尾盘收至53,820元/吨,上涨400元/吨;现货1006合约尾市报收于53,860元/吨,上涨310元/吨。
盘面上看,目前对中国和欧洲的忧虑情绪依旧蔓延在基本金属市场上。因此,面对疲弱的基本面,预计短线铜价还将延续弱势调整。
国际市场上,伦敦期货交易所(LME)基金属3日亚洲电子盘延续2日收盘前收复行情继续上行,期铜也表现上扬,美国待售房屋销售报告好于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交易商表示:“市场现在几无消息,(2日)传出的基本信号是技术格局得到维持。”期铜关键支撑位为6,600美元/吨,相当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交易员关注的3美元/磅心理价位。
消息面上,据日前的一份调查显示,多数金属市场分析师将他们对2010年全球铜产量预估自2009年末的数字进行上修,因供应中断所带来的影响要比预期的小。在过去两周进行的调查中,11位分析师中有9位作出的预估高于去年12月的数字,仅有2位分析师的预估低于去年年末。尽管分析师上调预估,但部分人处于对过去的经验依然保持谨慎态度。过去几年来实际铜产量一直不及预期,受意外事故、矿石等级下降以及罢工活动等因素所累。
国内方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天津口岸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铜矿砂)2.6万t,价值488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6%和2.2倍;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899美元,增长2倍。
近年以来,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促使铜需求回暖是铜矿砂进口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力推动了汽车、家电、电线电缆等行业复苏。下游产业市场回暖促使铜的消费稳步增长,刺激了铜矿砂的进口需求。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