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制造业数据推动,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铝9月1日早盘小幅低开后震荡回升。沪铝主力1012合约开盘报15480元/吨,收盘至15585元/吨,较昨日上涨80元,盘中最高探至15625元/吨。
盘面上看,短期内,受到国内乐观的制造业数据提振,铝价再度反弹回升,延续短期强势。同时,有关量化宽松政策重启的传闻也提振了金属投资兴趣。因此,预计短线铝价料将进一步攀高上扬。但受制于自身过剩的基本面压力,铝价的反弹高度相对有限,中期可能重新呈现震荡回落走势。
消息面上,因铝价上涨和减省成本等奏效,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UC RUSAL)第二季终于扭亏为盈。该公司并预期,下半年铝价将维持于现水平,明年亦会保持稳固。俄铝第二季录得净利10.2亿美元,扭转去年同期亏损2.3亿美元的情况,且远优于市场预期的4.78亿美元。其主要竞争对手--中国铝业上半年整体业绩虽然扭亏,但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却令其第二季录得亏损。此外,预期2011-12年中国会增加原铝进口。而由于中国政府对过时设施的限制及人民币升值,亦进一步压抑期望,令预计产量会按年减少100-150万吨。
另外,乌克兰政府周二公布的报告称,2010年1-7月乌克兰铝出口量达825,010吨,较2009年同期增加3.9%。乌克兰7月共出口铝125,920吨,较2009年7月增加5.6%,并较今年6月提高1.8%。乌克兰7月铝出口收益达3463万美元,较今年6月增加0.9%。2009年,乌克兰共出口铝139.6万吨,出口收益达3.2738亿美元,多数出口至俄罗斯。
宏观面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CFLP),中国8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微幅上升至51.7,7月为51.2。8月数据和此前分析师给出的预估中值51.8大体相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CFLP)公布的官方PMI自2009年3月升至50上方后,已连续第18个月保持在50以上。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BA)表示,尽管中国工业活动较上半年放缓,但该国铜、铝需求前景依然强劲。8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下称PMI)为51.4,高于7月51.2,但低于6月52.1。CBA表示,中国政府推行政策引导大量资金进入低成本房屋建设领域将在未来10年左右给房产建筑业对铜、铝的需求带来支撑,同期汽车、电器等行业对铜、铝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