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0801-0830)铜月报

  8月铜价承接7月下旬铜价上涨的成果后,展开区间震荡。最终选择30日向上突破,沪铜上破58500强阻力位,上涨空间进一步打开;伦铜走势稍弱,基本面推动下有望转强。9月铜价稍乐观。

  一、宏观经济

  1.重点新闻

  7月30日,美国公布二季度GDP增长2.4%。

  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报告,7月PMI指数从6月的52.1%降至51.2%。

  8月5日,银监会对包括京沪深在内的七城市启动新一轮房贷压力测试,预设房价下跌最多60%。并暂停商业银行对上述地区三套房贷。

  8月6日,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3.1万人。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公布,7月CPI同比上涨3.3%,PPI同比上涨4.8%。

  8月13日,欧元区第二季度GDP初值年率上升1.7%,预测上升1.4%。

  8月13日,美国7月CPI上升0.3%,为四个月以来首次上升。8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升至69.6,7月终值为67.8。

  8月24日,数据显示,由于联邦购房税收优惠政策到期,7月美国成屋销售环比意外下跌27.2%,远高于预期14.3%的跌幅,为1968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8月24日,标准普尔下调爱尔兰主权债信评级,从AA下调至AA-,评级前景为负面。已降至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

  8月2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7月新屋销售量环比大跌12.4%,降至27.6万栋,,创历史最低记录。

  8月25日,美国公布7月耐用品订单增长0.3%,低于预期的2.7%。

  8月26日,美国劳工部宣布,上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下降3.1万,是过去四周来的第一次,经季调的初请失业金总人数降至47.3万。(暂时,时效不大,没看道指跌破一万嘛)

  8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贝南克周五表示,经济复苏转弱的程度大于预期,美联储准备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进一步措施,提振止步不前的经济。

  8月27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宣布,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下调至1.6%。略好于预期1.4%的水平。

  8月27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公布,8月末美国消费者的信心不及月初,但好于7月末的水平,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终值为68.9点,而接受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69.6。

  2.热点评析

  中国宏观数据解读

  公布数据基本符合预期,CPI如预期创年内新高3.3%,主要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炒作等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出口方面,依然算得上强劲,数据超预期,从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化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是,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升值压力,以及美国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将拖累出口这个GDP增长源动力。

  工业产值增幅却从6月份的13.7%降至13.4%。此外,1至7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4.9%,低于1至6月份期间25.5% 的增幅。三驾马车中除出口之外的一大支柱回落,是主动调控的成果,但同时,也使国家在保增长和抑通胀两大核心问题上操作难度加大,扩大内需不只是一个命题,一个口号,而是未来半年甚至数年内应该下大力气推进的政策重心。

  流动性方面,7月份新增贷款和M2 表现均温和回落,一方面,资金释放压力减小,另一方面,央行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足够灵活,经济回落背景下资金需求节奏放缓。目前唯一担心的就是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热钱流入会不会加重国内通胀问题。

  整个三季度,都可以作为政策调控的观察期。因此我们看到,CPI年内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半年GDP回落等都在政府容忍范围之内。今后宏观调控的基调,特别在三季度观察期过后,进入四季度仍然低迷的预期下,所谓适度宽松。可以解读为,紧缩调控将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聚集于特定领域;在出口听天由命之外,对扩大内需这个着眼点的政策要以保增长为最高目标。

  中国的房地产调控

  目前房地产市场同样进入金九银十,房价不跌,交易量明显回升的现实状况下,房地产调控作用渐行渐远。

  本月内,李克强八天内两次提到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发改委高层报告中明确指出房价仍过高,包括月底传言房产税改革步伐加快,还有之前的明确三套房停贷,曝光违规囤地开发商等举措。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房地产调控绝不会做百日维新,在这场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博弈中,我们暂且不去考虑政府是不是冒着宁可让房地产市场硬着陆的风险,大力气解决好住房这个民生问题,关系到政府和执政党的公信力问题,关系到未来更多宏观政策、措施是否有效贯彻实施的问题,不容有失,也不得有失。下半年,期待房地产市场复苏甚至飞速发展带动金属市场需求的概率要低一些。

  7、8月份我们看到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相继进行上市融资和融资,以达到充实银行资本金的目的。而在这种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资金源头治理之后,预计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实质性调控措施有望继续出台,如房产税。

  美国问题

  自6月初美元达成88.71高点开始,自北美大陆不断传来消极的信号,美国一连串的房屋、制造业、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甚至创出历史记录新低水平。税收优惠的退出显然并不能承担所有的责任,正面反应出美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的不足。

  美国二季度GDP由初值2.4%大幅下修至1.6%,虽然好于1.4%的预期水平。但这缩水的部分足以让我们看出其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停止的迹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7日讲话中,坦诚美国经济复苏转弱的程度大于预期,美联储准备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进一步措施,提振止步不前的经济。之前以MBS到期资金购买国债、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就是量化宽松政策的试探。这番表意明确的言论表明美国新一轮刺激措施就位,我们不去讨论其对全球经济不利的一面,涉及金属,无论是从流动性供给、经济刺激复苏,还是美元的疲软前景,都可以预见到稀缺资源铜的被推涨。当然,在局部,还是可以看到,少数低迷数据的公布会引起铜价小幅向下波动,但无碍大局。

  欧洲债务问题

  爱尔兰再度被下调债信评级,前景负面。认为,爱尔兰、希腊等小部分国家的债务问题,在实施合理的解决方案后,重现当初希腊危机爆发时恐慌影响的可能较小(本月希腊顺利完成了消减赤字的目标,当然GDP数据不会太好看)。更何况,有德国这架驶入快车道的高速火车头带动,欧元区经济“自我持续性复苏”(引自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韦伯)的良好势头被南欧小部分国家拖下水的几率较小。

  二、期货市场

  1.行情回顾

  本月铜价走势较有欺骗性,周初铜价进入单边上涨的尾声。期铜连续六个交易日在5.7-5.85区间内震荡,随后连续拉出下降阴线,形成平台头部。但8月12日当天,铜价触及回撤0.382阻力位55900后守住56000强势关口。上涨至18、19日,又以两根十字星构筑第二个头部,特别是 20日的千点大跌似乎确立了双头走势,只待跌破颈线56000加以确认。随后铜价在消息利空和外盘影响下继续回落,但国内现货和期市的强悍抗跌性使铜价下探至56300无功而返,并迅速拉升收复跌幅。月底30号以一根跳空长阳跳出前期震荡区间。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铜价受美精铜回落影响涨势稍缓,尾盘短暂跳水逼近58000,最终收回至58440。

  伦铜走势跟沪铜类似,但明显偏弱。特别是24、25日铜价连续下破7150颈线位置,逼近7000美元大关更是令市场一度将回调目标移至 6800美元。所幸强势内盘带动伦铜止跌回升,完成向下假突破后连续收两根长阳线,27日收于7445美元。30日休市,31日伦铜开盘7475,预示着内外盘需要回调,下探至7350美元,受利好数据支撑,收盘重回7400美元上方,以7405美元为本月收尾。

  2.基本面分析

  (1)LME铜库存降至40万吨以下

  从LME铜库存及铜价走势对比图上我们看到,LME铜库存突破50万吨以后,铜价上涨开始受阻回落,而LME铜库存跌落至40万吨水平线附近,铜价则出现企稳回升,可见LME铜库存介于40-50万吨之间是市场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截止8月31日LME铜库存已经降至398525吨,也就是40万大关以下。目前除了LME铜库存依然处于下降之中以外,COMEX的铜库存也同样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况。据统计,7月27日起COMEX突然迅速下滑(见图3),半个月下降幅度将近5381短吨,也就是4882吨。COMEX库存前一次大幅度下滑是在今年的2月份,而我们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美国进口数据走势图上看到,今年2月美国进口较1月份环比上下滑16%至58890吨,可见2月库存下降是受到进口供应减少所致。但从最新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我们看到,6月美国铜进口53218吨环比增加38.22%,同比增长则达到63.4%。然而COMEX库存量却没有大幅增加,也就意味着美国铜消费在逐步的好转。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公布,全球1-5月精炼铜供应缺口为190,000吨,去年同期为过剩8,000吨。马上就要步入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全球铜库存量却仍在下滑,这让市场不得不担心铜市短缺局面可能进一步恶化。

  (2)行业调整影响中国铜产出

  精炼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7月精炼铜产量达39.8万吨,同比09年7月增长16.0%,但环比上个月下滑5.7%。据国内冶炼行业人士透露,正因为7月部分高耗能企业用电被消减,因此产量有所下降。接下来8月及9月国家将继续加大对高耗能及高污染的行业的控制,铜行业的产出料继续受影响。

  在距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只剩下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之际,8月8日中国工信部便拿出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并要求这些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关闭。共涉及企业2087家企业,其中铜冶炼企业有6家,规定淘汰铜落后产能14.49万吨。

  淘汰落后产能时间紧迫,同是也给其他设备落后的铜冶炼企业敲响了警钟,以激发这部分企业自身积极主动的主导设备的更新升级。那么此次淘汰落后产能必然使得短期内市场供应减少。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部分落后的产能要淘汰,在广东地区由于亚运在即,70%的冶炼企业因环保需求被勒令停工。亚运会将持续至年底,预计华南地区供应紧张局面也将持续至年底。

  铜材:

  前面我们提到国家对高耗能企业加大调控力度,除了冶炼企业受影响以外,加工企业同样受影响比较严重。据调研所得,其中浙江地区受限电影响较为严重,目前平均开工率由80%以上下降至70%附近。当地厂家反映相关部门通知限电措施将延续至年底结束。部分加工企业估计今年的限电政策将会持续到 10月份,也就是说,该地区的铜材产量可能从8到10月共3个月出现下滑。对应的精铜需求或也将减少,也就是说虽然冶炼企业产能降低,但因需求同时降低,市场供应不一定会出现紧张的局面,我们预计下半年华东市场供求或将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三、现货市场

  1.国内市场概况

  虽然仍处于消费淡季之中,但8月的电解铜现货价格再次展开了新一轮的回升。但市场实际消费仍旧偏淡,毕竟8月份乃传统消费淡季。但供货方面,因价格回升,8月冶炼厂出货情况已经较7月明显增加,但是贸易市场库存量低,且贸易商普遍看好9、10月铜消费,商家并不急于抛售。而下游加工企业接货心态持续不稳定,只要铜价小跌下游便观望。大量的货集中在贸易商手里,而下游迟迟不接货,令现货铜始终保持小幅贴水状态。本月华南地区铜价相对华东地区铜价格滞涨,这与华南市场信心不足有很大关系。华南地区供应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当地加工市场过于冷清令持货商对后市铜价并不抱太大希望,叫价也表现的较为谨慎,因此华南地区电解铜价由7月的高于华东地区转变为低于华东市场。除此以外,废铜与电解铜价差拉大,加工商青睐采购废铜为原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华南地区的电解铜成交。

  2. 中国铜进口市场

  图8:我国未锻造铜及铜材、废铜进口量

  中国海关公布,中国2010年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42,901吨,1-7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574,929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6%,但较6月增长4.5%。 中国2010年7月废铜进口38万吨,1-7月废铜进口241万吨,同比增加10.2%,环比增长22.7%。据上海地区进口商透露,7月进口增加主要是依靠长单支持。从沪伦比值及进口盈亏图上我们看到7月进口比值受人民币升值影响,铜进口才有小幅盈利。废铜方面,据调研得知,2010年6月1日海关公布实施的《关于对重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装运管理》对废铜进口量的实际影响程度并不大,废铜进口量在前几月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但从上图9我们可以看出,自7月底开始“外强内弱”局势明显,进口倒挂使得成本高企已成为打击进口商信心、阻碍进口的主要因素,且有商家反映本月开始港口订单明显减少;特别是广东地区,亚运会的开幕时间越来越近,港口通关将更加严格。但众所周知,到港进口铜均有时间延迟性,7月份进口盈利提振了贸易商进口热情,所下的订单较前期增多,而其中一部分订单到港时间大约被推至8月份,故笔者认为8月份铜进口或将维持在前几月的平均水平。

  四、废旧市场

  1.废铜价格分析

  本月铜价维持高位震荡,光亮铜线的价位高位达54300元/吨左右,市场信心较足,铜价震荡上行。但就笔者了解国内废铜使用格局有较大改变,废铜用于冶炼比重明显提高,由前期的40%增加至70%左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废铜货源较为分散,废铜商偏向与冶炼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以提供货物;而与冶炼企业相比,消费企业每月用量并非固定,有较多不可确定性。而近期伴随着废铜价格优势的显现,不仅消费企业一如既往的选择废铜,而占消费量比重逐渐增大的冶炼企业更是愿意选择品位相当、价格优势较为明显的废铜。我们都知道废铜与电解铜的合理差价为3000-3500元左右,但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废铜及电解铜差价自7月初的3200元持续攀升至目前4500元,最高差价已接近5000元。以广东市场为例,贸易商反映 “7月底以来电解铜的价格(与1#光亮线相比)就很高了,铜厂大多不愿意采购电解铜,使用废铜的反而比以前多了,电解铜相对滞销”。

  2.市场行情概况

  可以看出,本月铜价属于旺季到来前的整体横盘调整,价格在本月的最后两天大幅走高。具体来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铜价维持震荡的局面,持货商对铜价后市信心十足,且因持货成本的高企,惜售情绪较为严重。因无强烈的需求作为支撑,下游企业备货谨慎,多保持按需采购为主,市场成交低迷,市场上的货源并未出现严重的紧缺现象。到下旬铜价缓慢稳步回升,因九月旺季逐步临近,下游企业备货逐步转积极,询价增多,无奈持货商对铜价后市信心十足,报价坚挺,惜售严重,市场流通货源趋紧现象凸显,虽市场交投较第一阶段有所增加,但整体成交并不旺。进口倒挂是本月铜市的另一个特征,商家进口订单有所减少,这也是导致持货商惜售的另一主因。据了解,因亚运会举办在即,广东地区的海关检查更为严格,限制更多,通关速度也大大减慢,这使得该地区进口受限,市场流通货源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本月铜价虽高位震荡,但市场成交情况却并不乐观,持货商惜售等待旺季是制约本月成交量的主因之一,进口倒挂使得进口量减少,也是市场流通货源紧张的另一因素。由于国外经济恢复速度不容乐观,商家对“金九”的旺季九月不宜期望过高,大量囤货。

  五、调研:9月铜消费旺季能否如期到来

  传统中的“金九银十”即将到来,铜业内人士对此信心十足,看涨后市明显,但旺季效应何时能正式全面启动?就对于9月铜消费旺季能否如期到来共调研了44位铜业内人士,如下图所示,其中约占总人数36%的商家认为9月铜消费旺季会推迟到来,而仅以一票而差的34%人士认为会如期而至,认为会提前来到和不清楚的商家分别占14%和16%左右。(以上调研和数据仅供参考)

  六、总结及预测

  现货市场:8月铜现货价格,最低56600,最高59000元。月初铜价刚刚经历一番急涨,持货商看涨心态明显,多次将早盘的贴水报价提高至小幅升水交易,下游商家受高价抑制,一心等待回调逢低买入,采购不多;12、13日铜价跌至本月最低点56600-56700元,无奈下游商家继续看跌观望,并未抓住备货良机。随后铜价短短几天再度攀升至58000以上,持货商和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但需求方不买账,按需采购之外鲜有动作,仅周五成交稍好。临近月底,铜价再度下跌至57000附近,但下游商家在场外机构观点的影响下不敢放心放量采购,倒是贸易商补货较为踊跃。本周最后两天,临近月底,30日铜价攀升至5.9万高位,贸易商仍是主要接货方,下游商家明显受抑。31日铜价高位回落更是让买家望而却步,持货商出货意愿也较低。

  期货总结与预测:宏观形势来看,欧洲虽有债务问题的不稳定因素存在,但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平稳,被不利因素打断的可能较小;美国经济差的可以,但是美联储在月底首度发表言论称不排除准备新一轮刺激政策确保复苏成果,防止倒退。投资者对美经济继续下滑探底的担忧有望减缓。中国方面,8月数据有望好转,尤其是制造业指数PMI有望回升,虽然CPI可能继续探高,但中国出台重型调控措施可能性很低,为市场提供略微宽松的环境。总体来说,对铜价的上行是较为有利的。

  另外,中国九月将迎来年内第二轮消费旺季,虽然3、4月旺季不旺的现实给我们印象很深,但市场大多数参与者对此轮消费季节铜需求好转及铜价上涨基本达成共识。

  本月走势在月底前,属于高位区间震荡,下沿在56000一线,支撑强劲;上方阻力在58500一线。在本周末铜价击穿上方阻力突破前,各有两次探底及摸顶。8月30日跳空突破前期震荡区间,为9月份新一轮涨势打开想象空间,技术上日线和周线多头格局完整,支持铜价继续上行。

  伦铜类似,但表现弱于伦铜。震荡区间在7000-7530美元。8月25日一度跌破双头颈线7150强支撑,造成市场恐慌。沪铜多图的强大拯救了外盘,进入9月份,中国消费因素驱动下,伦铜有望重拾强势。

  区间预测:沪铜:59000-64000,伦铜:7500-8000美元。

(责任编辑:lily)

标签:收盘 开盘 comex 产量 消费量 库存量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