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11月1日低开反弹。主力1102合约开盘报62970元/吨,最高探至63630元/吨,最低至62880元/吨,收盘至63590元/吨,上涨680元/吨,成交量113,100手,持仓量145,704手,增仓5,768手。
盘面来看,中国制造业加快提振,期价震荡走高。从基本面来看,LME铜库存维持低位及美元弱势仍旧不改,都将推动铜价上扬。从走势来看,在经历连续上扬后,即便短期有调整,但由于各方面利好影响,铜价仍有继续上扬可能。市场关注美联储1日当周会议将怎样采取预期的量化宽松措施,以及美元对美联储官员讲话的反应。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1日亚洲电子盘上涨,因在美元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寻求可替代投资品,同时中国制造业增速加快。分析师称,“市场人士全都在关注美联储本周(11月1日当周)会议,聚焦于美联储将怎么采取预期的量化宽松措施,以及美元对美联储官员讲话的反应”。其他分析师指出,中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也为期铜提供支撑。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10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显示当前中国经济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未来经济发展将呈现稳步较快态势。
数据方面,美国商务部报告,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的初值为2.0%,基本与市场预期相符。但仍表明美国经济的复苏还极其缓慢。美国10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意外降至67.7,低于67.9的初值,也低于9月份终值68.2。29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0月底美国消费者信心减弱。另外,美联储将于11月2日至3日举行议息会议。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公布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QE2)详情,而QE2的初始规模、持续时间及总规模将对环球金融市场构成关键影响。
德意志银行分析人士认为受需求疲软以及库存企稳等因素影响,铜市上涨行情“令人堪忧”。与此同时,金融领域部分因素也早已被市场消化,因此“未来几个月市场可能将会面临抛盘压力”。中国市场对铜需求增长开始放缓,因货币紧缩政策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同时在能效政策推动下也放缓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人士亦对美联储一系列量化宽松政策“将对美国铜消费产生影响”表示质疑,而“通货紧缩仍然是个严重威胁”。但铜市长期基本面前景依然十分强劲,同时,现货ETF建立将意味着价格会从由现货基本面因素单独判定而发生转变。
南方铜业公司首席财务官Genaro Guerrero上周五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铜需求预期维持强劲。他称,第三季度铜价受到对现货铜的需求以及美国增加量化货币干预的预期支撑。2010年和2011年这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将维持强劲,由于强劲的GDP增长率。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