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海期铝高开回调。其中主力1101合约开盘16620元/吨,最高16900元/吨,最低16300元/吨,收盘16420元/吨,下跌200元或1.2%。多头获利回吐盘涌现,使得期价短期面临回调整理压力。不过,在流动性泛滥大背景下,铝金融属性及节能减排给铝价支撑。但鉴于管理通胀预期措施将出台,节能减排难改过剩现状和需求大幅下滑,预计沪铝上行空间受到限制。
基本面上,近期宏观经济数据并无太多利好消息支撑,加之全球股市陷入滞涨和小幅回调形态当中,市场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消化殆尽。在无利好消息支撑的背景下,多头继续拉升动能不足,获利回吐现象涌现。从整个大宗商品集体回落格局当中,不难发现资金有流出迹象。
消息面上,挪威铝产商海德鲁公司周三称,2010年除中国外的全球铝供应过剩100万吨。该公司称,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原铝需求在第三季度下滑,因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因消费商削减库存水平。该公司称,第三季度除中国外的全球铝年化消费量和产量分别为2370万吨和2510万吨。该公司还称中国第三季度的原铝需求料低于第二季度,年化约为1700万吨。
宏观方面,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第四季度工作部署。在强调抓好秋粮收购、稳定物价、楼市调控等7项工作的背后,都隐含着抗通胀的主线。与此同时,央行同日发布的报告则进一步预测,4大因素或将推高明年物价。
国家发改委10月22日公告,国储物资调节中心受国家物资储备局委托以公开竞价方式销售部分国家储备铝锭,数量9.6万吨,竞价销售时间2010年11月1日及2日。据报道,国家物资储备局曾经在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两次对铝进行收储,规模一共为59万吨,价格在12,350元/吨至12,500元/吨。
国内“节能减排”行动继续进行,并进一步波及到了高耗能大户电解铝行情,在广西、贵州等地铝厂报出减产计划后,河南省也作出了于今年四季度减产18万吨的决定。10月19日,焦作万方发表公告称,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公司将削减电解铝产能约14万吨,约占公司总产能42万吨的三分之一。目前国内受到“节能减排”影响到的电解铝产能已经达到150万吨左右。
目前,节能减排初显成效,9月份中国电解铝产量为117.2万吨,环比下降8.4%。不过,中国铝市供应过剩压力只是缓解,长期依旧存在。相关数据显示,1—9月份电解铝累计产量同比依旧增长32.5%,估算今年电解铝产量将突破1700万吨,再加上每月平均1万吨的进口、今年2200万吨的产能和中国产量下滑可能被中东等其他地区的产量暴增所弥补,未来铝市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