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本周收到美联储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美元指数下破前期低点,最低探至75.63,促使LME铝再次向上测试4月高点。周四上冲创4个月以来的新高,最高冲至2492美元/吨。周五受美元反弹影响看,LME铝冲高回落,以十字星报收于2450美元/吨。一周上涨96美元。沪铝本周震荡上行,周一至四沪铝1102主力合约盘中震荡加剧,周五一跃而过17000压力,强劲飙升,最高冲至17310元/吨,创6月以来新高,随后小幅回落,盘中横盘震荡。一周大幅上涨660元/吨。
LME本周铝现货价格从2307美元/吨大幅上涨至2441美元/吨,注销仓单从187725 减少至183675 吨,占比4.28%左右。LME库存本周继续减少13400 至4,284,275吨。国内铝现货报价16480-16520元/吨,贴水120-贴水80元/吨。上交所铝库存在9-10月小幅下降后,最近几周又再次出现回升迹象,本周上交所铝库存又小幅增加2441吨至492811吨。
基本面分析:
美联储第二轮刺激计划,“开闸放水”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本月将购买约750亿美元。美联储之所以再次采取这一措施是因为该机构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过慢感到失望以及担心高达9.6%的失业率可能给通胀带来太大的压力,从而造成通货紧缩或者一段时期内价格持续下跌。但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略微加快,美国商务部周五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2.0%,第二季度为增长1.7%;第三季度消费支出增加2.6%,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消费支出分别增长2.2%和1.9%;第三季度进口额增长17.4%,出口额增长5.0%;第三季度总体国内购买价格指数上升0.8%,第二季度为上升0.1%。另外,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一公布,10月制造业指数为56.9,预估为54.0.9月制造业指数为54.4;美国10月份服务业增速加快,当月价格上涨压力加剧。美国供应管理学会周三公布,该机构10月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4.3,预期为53.5,9月份为53.2。供应管理学会还表示,10月份非制造业商业活动/生产指数从52.8升至58.4;10月份新订单指数从54.9升至56.7。供应管理学会在报告中称,10月份非制造业就业情况稳定,当月非制造业就业指数从50.2升至50.9。同时,10月份服务业通胀压力上升,当月价格指数升至68.3,9月份为60.1。在新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很可能出现类似上半年欧元区的强劲复苏,加之周五公布的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5.1万人,好于预估的增加6万人,美元在周四下破前期低点后,周五强势反弹,美元短期内或有企稳反弹可能。
欧洲央行4日宣布,继续维持欧元区16国1%主导利率不变,这已经是连续第18个月将主导利率维持在这一历史最低水平。英国央行同日决定继续将主导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向市场提供的直接货币供应量规模不变。欧洲央行并没有表示出将追随美联储推出刺激措施的倾向。在利好的二季度数据之后,当前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放缓。此外,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有增无减,德国企业三季度财报数据大都利好,而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债务缠身,经济接近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各国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状况并未改观。而对通胀的担忧亦越演越烈。10月,欧元区16国物价水平上涨已经达到1.9%,这是两年来的通胀最高值,距离欧洲央行2%的通胀控制水平仅一步之遥。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虽然欧洲央行还不至于采取加息政策,但各项紧急政策的退出步伐还将持续。
来自拉美和亚洲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决策者周四批评美联储的量化宽松举措。新兴市场经济体认为,美联储的做法使得下周在首尔举行的G20峰会就全球失衡和汇率问题达成实质性协议的希望趋淡。发展中国家亦威胁将采取新的举措来抑制资本流入。资本流入让这些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幅升值。
中国制造业10月份的新接业务量整体大幅上升,增幅创6个月新高。不过,新业务整体增幅大于新出口订单增幅,说明10月份的新业务增长主要源于国内市场。10月份,中国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大幅上扬,涨速为2008年7月以来最快。自今年7月以来,PMI的投入价格指数已上升逾31个点,可见制造业通胀压力上升之快。成本增长的因素还包括为达到国家要求而采取的减排措施、政府的限电措施、以及全球商品期货价格上扬。10月份采购活动增长明显,路透调查显示,生产需求激增,且供货延误加剧,导致制造业厂商普遍需要动用现有采购库存以应对新业务的增长。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继续向好,表明尽管出口新订单增长缓慢,但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可确保第四季度9%左右的经济增长。出厂价格的上涨反映了旺盛的需求之下投入成本的增加,这也预示着消费物价指数很可能在十月份继续走高并达到周期性高峰。
节能减排政策实施以来,贵州、广西、河南先后投入减产大潮中,尤其是河南效果较为显著。河南是国内电解铝产能最大的地区,这一地区减少产能合计将达到100万吨。减产使市场供应出现紧张。业内人士称,当前河南地区现货供应已出现紧张迹象,其它如无锡等地区则出现了缺货现象。
最近,国家储备局不断对外抛售前期储备的各种物资,除了价格疯涨的农产品外,从10月中旬开始抛售金属。继被抛储的镁锭、铟锭之后,铝锭是抛储的第三个金属,11月2日铝锭的竞拍工作已经结束。总体来说,这次国储抛铝各方获利,但难撼铝价影响有限。此次竞拍最终成交价主要集中于15100-15500元/吨,而当时上海铝锭现货价格为16100-16160元/吨。如果运输至华东地区进行销售,算上出库费、运费及各类杂费,以及负牌铝锭的贴水,预计每吨盈利在200-500元/吨不等。而对于国储局来说,相较于收储时12350-12500元/吨价格,国储局收益在20%以上。其中存放在河南巩义国储库中的五千吨铝锭拍出了接近16000元/吨高价。一方面当地的交通运输较为便利,且下游消费量大。其次由于节能减排河南电解铝大面积减产,造成河南地区铝锭供应紧张,当地铝厂的铝锭出厂价格已经较上海升水100元/吨,因此高价成交也属意料之中。此次竞拍聚集了20多家大型国内外贸易商及下游生产企业,第一天贸易商表现活跃,拍得多数成交,且成交价格略低。而随着竞拍的进行,成交价格水涨船高,随着盈利空间减少,贸易商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减弱,下游生产企业成为竞拍主力。普遍认为,国储抛铝的主旨还是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平抑物价的“一揽子”措施中的一招。预计其对于国内铝锭现货价格的影响也较小。
技术分析:LME铝向上继续测试2494一线,阻力于2500-2600一线。沪铝站上17000,回补了4月底的跳空缺口,上方空间已打开。
操作建议:后市密切关注美元走势,预计铝价仍将震荡上扬,建议多单继续依托5日均线持有。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