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11月12日高开下滑,收盘跌停,主力1102合约开盘报68890元/吨,最高探至68970元/吨,最低至65640元/吨,收盘至65640元/吨,下跌3460元/吨,成交量506,300手,持仓量175,750手,减仓34,056手。
盘面来看,受中国强劲经济数据利好和库存下降影响,伦铜触及新高,但欧债危机忧虑导致美元持续反弹令涨势受限。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CPI创新高,引发加息忧虑升温。虽然铜价面临短期回调,但铜价利多因素仍未减弱,充裕流动性及而智利铜矿罢工令供应前景堪忧。后市来看,金属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宏观方面,国际方面,爱尔兰债务问题扩大,欧债危机忧虑导致美元持续反弹,对比上次欧债危机时的市场表现,除黄金外,其他商品均大幅下挫,尽管欧央行表示将救助爱尔兰,但债务问题可能扩大至西班牙、葡萄牙等其他欧盟国家,投资者对欧元前景的担忧对市场影响明显。国内受外盘下跌拖累,早盘也表现为低开,有色金属受此利空,铜上午收盘跌停。
国内方面,商品期货整体大幅下挫受一些利空因素拖累。因统计局公布的4月CPI达到4.4%,市场对货币收紧预期进一步增强,其中食品价格是CPI上涨主要因素。另外11月10日晚间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依法市场加息忧虑升温,对市场形成重大利空影响。
标准银行11月11日发布金属日报称,期铜隔夜上涨,3个月期铜11日早盘更升破此前纪录高点每吨8,940美元。此轮涨势似乎是由近日公布的一系列强劲的中国经济数据所引发。此轮涨势也忽视了美元上涨的影响,铜价似乎暂时中断与美元间的紧密联系。有趣的是,虽然按欧元计价,期铜尚未突破2006年所创纪录高点,但以欧元计价的期铜过去数日也大幅上涨,且看起来十分接近刷新纪录高点。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10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273,511吨,较9月份的36.8万吨水平下降25.8%。1-10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59.6万吨,同比减少1%。中国2010年10月废铜进口31万吨,较9月份的41万吨下降25%,1-10月废铜进口353吨,同比增长8.6%。中国10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环比下降,一方面由于国庆长假造成需求放缓,同时也反映出节能限电对铜需求开始有所影响。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