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3月14日早盘继续下滑。主力1105合约开盘报69700元/吨,收盘至68500元/吨,下跌1200元/吨,成交量121,500手,持仓量124,232手。目前中国紧缩政策、铜需求疲弱、欧债问题再起,均对金属价格造成压制,另外日本地震长期来看,重建工作会刺激金属需求,但短期内,地震对日本工业生产造成破坏,势必减缓金属需求。走势来看,沪铜整体弱势依然明显,短期仍会下行。
虽然日本地震自然灾害对国内或周边地区影响较小,但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国家,此次受到如此巨大人员和经济灾害无疑将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又一次严峻挑战。预期日本地震危机虽然可能在某一层面上降低市场对于中东关注力,但伤亡及经济损失仍将在短期内打击投资者信心并抑制金属出现反弹。不过,从长期来看,重建工作会刺激金属需求。
美国密歇根大3月11日公布一份报告显示,受到汽油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影响,美国3月消费者信心有所减弱,同时,消费者预期指数大幅下滑。报告显示,美国密歇根大学3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2月底的77.5回落至68.2,远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76.5,也是2010年9月份以来该指数最低水平。报告显示,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现况指数下滑至83.6,预期为86.0。
库存方面,上周库存继续表现出小幅增长,较前一周增长489吨,总库存达到158254吨。虽然全球铜库存继续增长,再加上中国铜需求数据的走弱使得市场对于铜后期预期报以担心。不过由于库存增幅表现出递减现象,因此预期铜库存将很可能在近期消费旺季铅出现见顶,并对铜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9%,食品价格上涨1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2%。CPI数据高于预期,国家控制通胀,紧缩货币供应的政策势必将持续下去,市场担忧情绪挥之不去。国家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月锻造铜和铜材进口量为235469吨,较1月的364240吨下滑了约35%,创2009年1月来的最低,该数字一般被视为中国精炼铜进口量。
(责任编辑:lily)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