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沪铜在伦敦休市、伦铜收高9710美元的情况下,低开低走,从71580元跌至69450。在美联储定调议息会议召开、美元持续创新低的背景下,在多空鏖战的7万整数关口,沪铜没有再次复制象春节后以来的走势,反而是增量下跌,一跌再跌。笔者综合美元走势、国内政策、电解铜的基本供需格局,通过简单的技术分析,综合研判结果是:沪铜即将展开深度下跌的走势。本轮下跌的有效支撑在63000元一线。
政策步步从紧,下跌一触即发次贷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了救市,纷纷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的结果是通胀预期不可避免的变成了通胀现实;美联储次量化政策,加剧了全球的通胀压力。以伦铜为首的国际大宗商品,加速上涨。防通胀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既澳洲、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加息之后,2010年10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至2.50%,中国正式进入加息周期,此后又连续三次上调,截至2011年4月6号,调高至3.25%;逼近2010年3.3%的年通胀率但是,比较3月份CPI5.40%的数据,再度加息的需求呼之欲出。上半年再度加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此外,自2010年11月16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以每月一次、每次0.5%的速率连续上调,截至2011年4月21日已经调高至20.5%,此后,央行官员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暗示,还有上调空间。量变引起质变,加息预期至于市场,恰如通胀预期至于市场,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4月7日欧洲央行在议息会议之后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这是欧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的首次加息。4月27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会后新闻发布会,并没有给市场以方向性的指引,笔者认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宏观调控历来都是组合拳,除了流动性的收紧,政府在房地产、产业结构、油电供应等方面,连续出击,政策越来越细,目标越来越明确;不但要求各地方明确房价调控的目标,而且不间断地约谈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目的很明确:控制通胀,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为“十二五”的战略发展做好铺垫。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期货天然具备“价格发现”的功能,特别是商品期货的龙头沪铜,“价格反应一切”,笔者认为:震荡下跌的走势转化为加速下跌,只在于一根稻草的压力了。
消费淡季来临,供需拐点初现截至2011年4月28日,伦铜库存为463500吨 ,再创去年6月以来最高;中国海关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精炼铜进口同比大幅减少43%,因国内库存高企且国际铜价走高,尽管3月铜进口量较2月有所回升。第一季度,中国铜进口总量为595,963吨,同比减少21%。中国江西铜业的一位分析师称,“3月铜进口数据仍低迷,因套利空间不佳,且国内供应仍充裕。这均打压贸易商进口铜的兴致。”究其原因如下:第一,国内冶炼企业3月份开工率高达91.94%,电铜产量为47万吨,加之保税区仓库存有60多万吨电铜,加工企业可获取的原料非常充裕。第二,价格高企,下游采购意愿降低。据悉,多数铜消费商的原料库存由之前的2-3周下降至2-3天的水平;甚至有许多企业采取以销定产方式,仅按需采购。
实际消费方面。统计显示,进入4月份,国内全面进入铜消费旺季,铜杆线、电线电缆、铜板带箔和铜管等生产企业开工率分别增至79.7%、79.5%、58.2%和82.4%。于此同时,订单水平均已达到高点,加工材企业满负荷生产。随着5月至8月,期货铜“无思想月份”的到来,沪铜消费必将渐入淡季。
技术拐点初现,深度下跌启动
图:沪铜30分钟K线图如图显示,沪铜现在位于区间震荡下沿,前低68410点位提供了暂时的支撑;黄金线显示,沪铜在70500点位有强压力;作为趋势指标的MACD也早已经掉头向下,并呈现出明显的背驰走势。
操作建议:7万上方逢高做空。第一目标位 66000元;第二目标位63000元。
(责任编辑:zhangqian)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