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博士”身体不适。不过他的微恙是否会致命?
中国为遏制通胀所采取的措施将会抑制铜需求对于被普遍视为在经济预测领域拥有“博士”头衔的金属铜来说,他的病历表看起来并不乐观。周一,铜价跌了3.1%,跌破每盎司4美元,重回200天移动平均线以下,这是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支撑点位。更糟糕的是,自2月底以来,50天移动平均线持续稳步走低。一般情况下,当短期平均线跌至长期平均线以下时,可怕的“死亡交叉”会随之显现,预示着持续的疲弱状态。
不过,欲知后事需要的不止是图表。将近一年前铜最近一次出现死亡交叉的时候,他并没有一命呜呼。去年9月前,随着铜开始一轮历时七个月的大幅上涨,50天平均线再次超过200天平均线。今年2月中旬前,铜价累计涨了54%,超过2008年危机前大宗商品飙升时的最高点。
不过,当时那轮飙升碰巧遇到了两件事。第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出台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国的实际利率拉低,使金属成为一种相对有吸引力的投资。第二,据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说,2010年下半年,中国补充了铜库存。
今后是否会再来一剂量化宽松还值得质疑。中国的需求也是关键,北京遏制通胀和为房地产降温的举措应该能制约铜价的上涨。汇丰(HSBC)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增速创10个月来的最低。
问题是:如果确实实施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再次令美元走软,那么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将会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给北京带来更多紧缩的压力。今年剩余时间里,铜博士可能要卧床不起了。
(责任编辑:盈盈)
标签:市场分析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