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最后三个月铜价整体延续了低位宽幅振荡的格局,当前仍处于相对低位。欧债问题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由此引发的区域性经济衰退担忧依旧是市场的一块心病。展望2012年春季的铜价,宽幅振荡格局短期恐难改变。
中国2011年四季度重建库存
2011年前三季度,由于进口亏损幅度过大,且铜价处于高位,中国的精铜进口量相对偏低,总量为178.9万吨,较2010年同期的228.9万吨,下降了21.8%。进口低迷背后掩盖的是中国市场隐性库存大幅下降的现实。到了2011年四季度,随着套利窗口间歇性的打开、年度协议进口量在年底的释放以及低位铜价对资金的吸引力,精铜进口量剧烈攀升。2011年11月,精铜进口量达到34.39万吨,同比增长50%,为单月进口量历史第二高。进口数据的攀升将一部分国际库存转移至国内市场,这些库存有可能在未来铜价攀升至历史高位时重新释放到市场上,届时将影响铜价步入高位后的内外盘比值,加剧进口的亏损幅度。
在精铜进口量剧烈攀升的背后也有废铜供给紧张这一因素的助推。西方的经济放缓限制了废铜的产量,废铜来源的紧张使得亚洲地区可获得的废铜资源减少,而铜价步入低位后引发的供应商惜售心理更是令废铜的贴水大幅收窄。资料显示,从欧洲进口的1号废铜的贴水从稍早的200欧元/吨下降到了100 欧元/吨,2号废铜的贴水从400 欧元/吨下降到了275欧元/吨。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废铜和精铜价格倒挂现象自2011年10月以来长期存在,废铜的供应紧张增加了精铜的消费量,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精铜的价格。
2012年全球铜市仍将出现短缺
由于矿商的不断罢工,市场存在铜的供给担忧情绪。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认为,2012年铜市仍将出现供给短缺现象。麦格理银行在2011年年底的报告中称,2012年全球铜供应缺口料达20万吨。全球铜市供给仍将偏紧的格局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在2012年的年度升贴水谈判上。自由港迈克墨伦将2012年发往亚洲的铜升水维持在100美元/吨,嘉能可能将2012年发往中国的升水维持在100—105美元/吨,Codelco公司将2012年发往中国的铜现货升水定在110美元/吨。这些数值较2011年仅小幅下降,体现了供货方依然看好亚洲市场。
就全球铜市场的供求基本面情况来看,2012年仍将处在偏紧的格局中,但由于全球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铜市场的金融属性急剧增强。在欧债问题严重恶化时,铜价成为领跌品种,而一旦宏观环境缓和,铜价的涨幅往往会高于别的金属品种。由于2012年春季欧元区国家将有大量的债务到期,届时评级机构的动作有可能导致铜价难以重复以往的消费旺季行情。笔者认为,2012年春季铜价整体将呈现振荡偏弱行情,价格走强发生在下半年。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