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方正期货早评:沪铜本周震荡上行为主线

  近三周以来,沪铜走势非常纠结,一直在54000-55000元/吨区间内波动。一方面在经济数据较差的情况下,投资者对各大央行进一步出台宽松政策的预期非常强烈,铜价下跌过程中抄底资金较为踊跃;另一方面,铜价反弹到一定高度时缺乏实际消费支撑,来自于现货市场的抛压限制铜价上行的高度。近两日铜价重新回落到54000元/吨附近,铜价能否形成突破,仍需进一步观察。在政策预期没有兑现之前,铜价这种纠结的振荡走势可能延续。

  宏观消息方面

  近期欧美缺乏重磅数据和消息,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和欧债危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已成为市场的共识。欧洲经济深陷泥潭,整体出现萎缩,虽然周二公布的欧美数据略微好于预期,一定程度上提振工业品市场,但9月份才是欧债危机以及美国是否推出QE3等重大风险事件的时间窗口。

  国内7月份经济数据无一亮点。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与前6个月持平,达到20.4%,但是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减缓,尤其是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为15.4%,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相比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位于10%以下。诸多的宏观数据都在说明,市场需求减弱,经济活动放缓,且无明显的企稳迹象。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也是有力的佐证。7月份进、出口分别增长4.7%和1%,增速均大幅回落。疲软的外贸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全球需求低迷,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需求同样乏力。央行公布的新增信贷数据更是雪上加霜,7月份新增信贷额只有5401亿元,不但低于市场预期,而且较6月份减少3797亿元。如此形势下,央行动作却非常谨慎,并没有推出市场预期的降准措施,只是在周二实行500亿元7天逆回购来维持流动性。

  基本面消息方面

  海关数据显示,7月未我国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环比增加5.9%,至36.65万吨;今年累计进口286.85万吨,同比增长43%;7月份废铜进口量为43万吨,环比增长16%。业内人士估计,保税区铜库存已经超过50万吨。渣打银行数据显示,8月初保税区铜库存已经接近60万吨。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全国精铜产量为48.3万吨,相比6月份51.8万吨的纪录高点有所下降。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内产量的减少折射出了铜行业的尴尬处境:一方面,进口量增加并没有反映真实的工业需求,可能是融资铜风潮再起,因为保税区的铜库存相应增加,近日德意志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铜隐性库存达到90万吨;另一方面,国内铜产量减少则反映需求的疲弱,减产是铜企的无奈之举,而减产又对铜价提供支撑。正是这种状况使得近期的铜价失去方向,涨跌两难。

  电力行业的用铜量占铜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7月份的电力电缆产量为343.98万千米,同比增长30.04%,环比下降11.60%,而发电设备产量为736.64万千瓦,同比及环比分别下降24.1%和56.90%。虽然7月份产量回落部分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来说,电力行业的用铜需求短期内不能有效提振铜价。上海有色网对国内20家铜管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一家企业看好铜价,多数企业表示,8月份是铜加工行业淡季,铜的基本面正走向过剩,铜价上行压力较大。

  综合来看,投资者对政策面的预期和美元指数持续调整无疑是支撑铜价的重要因素,但在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铜实际需求前景暗淡的背景下,仅仅是政策预期而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并不能推动铜价持续走高。同时,若无较大的利空出现,铜价下行的空间亦有限,短线沪铜在54000元/吨的表现将决定铜价下行的深度,操作上建议短线为宜。

  方正期货苏州营业部  罗鑫

  咨询电话:  0512--65729915

  18626104628

(责任编辑:盈盈)

标签:产量 进出口 融资 进口 出口 全球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