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以来,基本金属表现出较明显的筑底反弹走势,尽管面对金九银十,铜需求仍有旺季不旺的预期,但基于欧元区救市措施及美联储QE3等题材炒作,铜价突破7月高点56500后继续向上并跳涨至58000一线,然而如此大幅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填满甚至透支了铜价短期突破后的上方空间,金属龙门一跃后是化龙向上亦或是昙花一现摸高回落仍有待观察,宏观消息面特别是欧洲央行的后续行动发展和美联储对QE的态度将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欧元区:无上限、有条件、冲销式OMT购债计划.
9月6日欧洲央行(ECB)召开例行货币政策会议,会后确认此次欧洲央行将推出的无上限、有条件、冲销式OMT购债计划,从已公布的内容来看,此次欧洲央行基于扞卫货币传导机制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出台OMT计划(非全体一致通过,德国反对)的内容包括:没有设定收益率目标,市场之前预期是可能会对收益率或与德国收益率差设置某一干预上限;购买期限为1-3年以内的短期债券,并将全部冲销。(这也包含还有3年到期的10年期国债);规模无上限;使得国债的购买规模将足以实现目标;ECB与私人部门债权人享有同等地位。
(ECB放弃在OMT计划下的优先债权人地位,这不同于SMP);成员国必须申请救助,并满足条件。
此外,德拉吉暗示今年不会购买葡萄牙、爱尔兰国债
目前来看,欧洲央行在应对欧债危机中确实做出正确的决定,即在通过LTRO有效缓解了市场流动性之后,推出OMT计划来减轻重债国融资成本高企的问题。而未来欧洲危机的演进更多取决于欧元区成员国自身的改革,以及欧元区整体财政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但基于欧洲核心国家经济体受到的拖累愈发严重,未来达成妥协和一致行动的可能性在上升。就具体来看,后期在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西班牙国内地方政府申请救助的范围持续扩大、即将来临的新的还债高峰期等问题上,短期并不排除市场的炒作及投资者情绪的不稳定的可能性,但从整体上,我们认为欧债问题的风险已经过了峰值阶段,尽管未来并不会一帆风顺,但任何负面的冲击也可能从另一方面加速欧债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尽早推出。
美国:美非农数据令人失望,QE3或将提前上演.
9月7日美国劳工部(DOL)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幅为9.6万,远低于预估的12.5万,美国8月失业率为8.1%,预估为8.3%。
在令人失望的数据公布后,投资者及经济学家对QE3的预期升温,据一项外媒调查结果显示,在59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对美联储在9月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上宣布QE3的机率预期的调查中值为60%,而8月24日调查时为45%。同时在预期美联储将推出QE3的经济学家中,有36位预计美联储的QE3计划没有规模限制。
对于美联储的最新动向,市场目前聚焦在9月13日-14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鉴于近期伯南克的表态,以及非农就业数据最终低于预期来看,市场目前更加看好QE3的提前上演。但从目前市场的信息来看,9月份实际能否推出QE3应该是不确定的,从数据方面来看,美国经济缓慢逐步扩张,目前较大的问题是失业率高企,但事实上前两轮QE的对压低失业率非常不明显。因此,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美联储怎么看待QE3的作用问题,如果考虑到提振市场情绪以及压低美元对美国经济进一步刺激的影响,以及美国大选之前稳定市场的需要,推出QE3也未必不可能。但若最终美联储在9月份仍维持观望未有动作,则下一个预计时间点会在10月23 日的议息会议中有所定论,也即美国选民投票前夕,这与伯南克的政策能否持续以及奥巴马的连任都有关联。
中国:CPI上涨PPI下降,实体经济压力另央行两难
9月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0%,涨幅重新回到“2时代”。据悉,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连续上涨,目前已经回到3月份的年内高位,并且食用农产品价格已连续6周上涨。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也连续数周出现反弹,鸡蛋价格也再次冲高。此外,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非食品价格同比也与上月相比小幅上行,因此CPI的小幅度的反弹不难理解。
与8月CPI小幅反弹对应的是,反映实体经济的PPI继续下降。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达到3.5%,创出34个月新低。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降速放缓,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环比继续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较上月收窄,同比下降4.1%。
9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的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PMI跌破枯荣线,创下9个月新低,在分项数据中新订单指数和产出指数的下滑暗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疲软,加上原材料库存的下行和产成本库存的上行,企业库存高企,在消化库存的过程中,而PPI位于低位,将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利润。目前还看不到国内经济止跌企稳的迹象,经济的回落仍将延续一段时间,目前也亟须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总而言之,在物价反弹、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国内政策调控如何抉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较过去几个月相比,当前物价的反弹无疑挤压了货币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目前稳增长压力尤甚,货币调控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同时我们注意到,8月份央行大量的短期逆回购已经使得9月份需要每周释放2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才能实现净投放,而9月份是季度的最后一个月,资金面本来就偏紧,因此国内流动性紧张使得短期降准或者降息保持可能,9月份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敏感时间窗口。
铜市分析:沪铜龙门一跃至五万八,能否更近一步尚待关注
在欧洲央行购债计划及非农数据共同推动伦铜飙升的背景下,本周一沪期铜迎来大幅补涨行情,主力合约沪铜1212开盘即大幅跳空超过1500元/吨报在57940元/吨,盘初铜价一度下挫至最低57520元/吨,随后缓步攀升午后维持在58000一线上方,全天最高录得58184元/吨,收盘报5812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1640元/吨,涨幅在2.90%。全天沪期铜总成交量增加4.1万手至52.8万手,总持仓增加1.0万手至48.9万手。
现货方面,由于沪期铜大幅飙升,当日现铜贴水130元/吨至贴水50元/吨,平水铜成交价格58230-58320元/吨,升水铜成交价格58320-58400元/吨。保值盘被深套,持货商心态各异,升水铜不愿过度贴水出货,与平水铜拉开价差至一百元左右,国产铜亦在贴水扩大的情况下表现惜售,供应以平水铜为主,下游畏高情绪凸显,主动接货意愿下降,显然目前国内消费尚不支持价格飙升,市场成交多为中间商接货。
回顾铜市基本面情况,近期国内铜冶炼厂备货积极,上游精矿需求出现紧俏。据悉,由于伦铜价格持续上涨,但沪伦比值偏弱,铜精矿贸易商国外采购利润空间逐渐收窄,但国内贸易商和冶炼厂备货迹象明显,国外有稳定货源的贸易商和冶炼厂,铜精矿进口量明显增多。而贸易商和冶炼厂虽然在国内采购也更加积极,但成交量却没有放大,主要是因为国内铜精矿货源逐渐减少。铜精矿作价系数继续上升遇到瓶颈,由于精铜下游需求尚未转好,冶炼厂不愿意出太高价格。下游方面,根据业内调研显示,国内铜下游缆线行业8 月线开工率环比上升4.55%至78.66%,线缆企业的原料库存持续减少,但是线缆企业中对未来铜价看好的比例仅为10%的企业。预计过后,通常会认为电力行业投资会有较快速的增长,而且从目前电力投资的分配情况看也有下半年投资加速的预期,线缆企业的开工情况略有吻合。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近期影响铜价上涨的因素主要在宏观消息面上,欧洲央行的后续行动发展和美联储对QE 的态度将主导近期铜价,通过CFTC 持仓情况来看,净空持仓逐步减少,其中近期空头减仓明显,但尚未见到多头大幅增加持仓,而本周一沪期铜的大幅补涨一定程度上填满甚至透支了短期突破后的上方空间,能否进一步越过58000一线朝向6万大关前进仍有待观察,因此我们目前建议投资者多单获利了结为主,空头待机观望后市发展。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