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
上周,中国、欧洲等PMI数据皆表现疲软,显示经济继续萎缩,市场承压。周五晚间LME铜小幅冲高回落,横盘整理。
受此影响今日沪铜1301合约低开低走,继续回落。
【宏观面】
汇丰银行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7.8,较8月47.6的终值小幅回升。至此,该数据已经连续11个月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受去库存压力拖累,9月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从8月的48.2下降至47.0,为10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分项来看,9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从8月的46.1升至47.6,新出口订单指数从45.5升至46.3,显示订单下滑的幅度有所收窄;出厂价格指数从41.1升至44.3,投入价格指数从40.5升至42.2;成品库存指数从54下降至51.1。就业市场压力加大,9月就业指数初值从8月的47.6上升至48.1,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50以下。
数据编撰机构Markit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5.9,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服务业PMI指数初值为46,不及市场预期的47.5。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46,好于市场预期的45.5。
经济数据疲软再次引发了市场对欧元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忧虑,受此影响,在昨日欧洲交易时段,欧洲股市低开,三大股指盘中跌幅均超过1%,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294水平,盘中跌幅超过0.7%。国际油价盘中继续下跌,一度跌穿每桶91美元。
【基本面】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 )近期公布的“2012年统计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2011年的10年间,全球年度铜消费量增加31%,自2002年的1520万吨增加至1990万吨。
数据还显示,全球铜需求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中国铜需求已经占全球总量的40%,中国表观铜消费量增加了185%或510万吨,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自2002年的18%增加至2011年的40%。
除中国外的地区在这十年中的铜需求量则减少3.7%或465,000吨,特别是在2008-2009年之间,需求疲弱,因当时发生全球经济危机。
从地区方面来看,非洲铜需求增加70%或115,000吨,除中国以外亚洲其他地区需求上升8%或310,000吨,欧洲除欧盟以外其他地区需求增加90%或550,000吨。美国铜需求减少18%或605,000吨,欧盟铜需求减少19%或770,000吨,大洋洲减少36%或67,000吨。
ICSG数据显示,全球铜矿产量十年内增加18%,由2002年的1360万吨增加至2011年的1600万吨:精铜矿产量增加15%,阴极铜(SX-EW)产量增加31%。
阴极铜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19.5%增加至2011年的21.5%。尽管该段时期内铜矿产能利用率平均约为85.5%,但后几年产能利用率大大下降。
在2008-2011年期间,受矿石品位下降、劳工纠纷、技术性问题以及产能暂时关闭或削减产量等因素影响,铜矿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81%,产量平均以每年0.9%的速度上升:前六年平均产出增速为每年2.7%,但十年内平均增速为1.9%。
2002-2012年期间铜矿年产的发生的显着变化包括中国产量增加721,000吨,智利增加680,000吨,秘鲁增加390,000吨,产量增加主要因铜矿扩产以及新矿开始投产。非洲铜生产区复兴使得非洲铜矿产量增加780,000吨或150%。
相反,印度尼西亚铜矿运营问题导致其产量较2002年下滑53%或620,000吨。2002年铜产出较小的国家产量上升近500,000吨。
就地区方面而言,非洲铜产量上升150%或780,000吨,拉丁美洲上升21%或1,200,000万吨,亚洲上升12%或330,000吨,欧洲上升5.5%或84,000吨,北美上升3%或60,000吨,大洋洲上升1%或10,000吨。
【现货报导】
周初沪铜走低,现货市场成交氛围愈加谨慎,由于近期终端消费仍未出现明显改观,市场信心或受压制。最新升水铜报在升水20元/吨,平水铜报在贴水50元/吨附近。
【策略】
观望。
西南期货上海营业部
交流电话:021-68400776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