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西南期货上海营业部午评:消息面平静,铜价继续整理

  【行情回顾】

  周一晚间,市场消息面平静。LME铜回落。

  受此影响今日沪铜1301合约开盘于59230,上午窄幅波动,收盘于59170.

  【宏观面】

  9月10日,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消费信贷11个月来首次下降,这是因为美国人使用信用卡次数减少,而学生借款增速放缓。美联储表示,美国7月份消费信贷经季节调整后按年计增长1.5%,至2.71万亿美元。类似信用卡的循环信贷下降了6.8%,已连续11个月下降,但大额非循环信贷如汽车借款与学生贷款增速从6月份的9.8%下降至1%。美联储还对2010年12月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大幅向上修正,6月份消费信贷增长从3%上修至5.3%,5月份增速从7.8%上修至8.7%。6月份信贷余额从2.58万亿美元上修至2.71万亿美元。

  美国芝加哥联储周一(9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以及分项指标均呈现下滑。

  数据显示,美国8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为-0.87,7月数据自-0.13修正为-0.12;而3个月全国活动指数均值自-0.26下滑至-0.47。

  涉及指标计算的4个行业均对总体指标产生负面影响,产出相关指标自+0.08下滑至-0.58,就业相关指标自-0.02下降至-0.04;家庭消费相关指标自+0.02下降至-0.01,而销售,订单及库存指标从+0.02下降至-0.01。

  【基本面】

  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 )近期公布的“2012年统计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2011年的10年间,全球年度铜消费量增加31%,自2002年的1520万吨增加至1990万吨。

  数据还显示,全球铜需求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中国铜需求已经占全球总量的40%,中国表观铜消费量增加了185%或510万吨,中国铜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自2002年的18%增加至2011年的40%。

  除中国外的地区在这十年中的铜需求量则减少3.7%或465,000吨,特别是在2008-2009年之间,需求疲弱,因当时发生全球经济危机。

  从地区方面来看,非洲铜需求增加70%或115,000吨,除中国以外亚洲其他地区需求上升8%或310,000吨,欧洲除欧盟以外其他地区需求增加90%或550,000吨。美国铜需求减少18%或605,000吨,欧盟铜需求减少19%或770,000吨,大洋洲减少36%或67,000吨。

  ICSG数据显示,全球铜矿产量十年内增加18%,由2002年的1360万吨增加至2011年的1600万吨:精铜矿产量增加15%,阴极铜(SX-EW)产量增加31%。

  阴极铜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19.5%增加至2011年的21.5%。尽管该段时期内铜矿产能利用率平均约为85.5%,但后几年产能利用率大大下降。

  在2008-2011年期间,受矿石品位下降、劳工纠纷、技术性问题以及产能暂时关闭或削减产量等因素影响,铜矿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81%,产量平均以每年0.9%的速度上升:前六年平均产出增速为每年2.7%,但十年内平均增速为1.9%。

  2002-2012年期间铜矿年产的发生的显着变化包括中国产量增加721,000吨,智利增加680,000吨,秘鲁增加390,000吨,产量增加主要因铜矿扩产以及新矿开始投产。非洲铜生产区复兴使得非洲铜矿产量增加780,000吨或150%。

  相反,印度尼西亚铜矿运营问题导致其产量较2002年下滑53%或620,000吨。2002年铜产出较小的国家产量上升近500,000吨。

  就地区方面而言,非洲铜产量上升150%或780,000吨,拉丁美洲上升21%或1,200,000万吨,亚洲上升12%或330,000吨,欧洲上升5.5%或84,000吨,北美上升3%或60,000吨,大洋洲上升1%或10,000吨。

  【现货报导】

  上海现货铜今报在59050-59400元/吨,涨100元/吨,贴水250 -贴水100元/吨。上午收盘后,某铜贸易商称:“目前虽然有部分用家和中间商逢低接货有所增多,但有不少厂家仍表现观望,且市场货源供应仍较充裕。现在为止我们这里的成交情况一般,差不多出了600多吨升水铜,出货价在59360元/吨左右。”另一铜贸易商则说:“尽管近日宏观市场经济依旧表现疲弱,令投资者倍感忧虑,但中期来看铜价下方支撑仍较有力,短期之内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有些贸易商在低位继续维持惜售状态。早盘我们升水铜报价在贴水100元/吨附近。”

  【策略】观望。

  西南期货上海营业部

  交流电话:021-68400776

(责任编辑:盈盈)

标签:收盘 开盘 上海现货 西南期货 产量 消费量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