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传统消费淡季,高温影响了房地产工程施工进度,也波及铝型材企业的生产效率,再加上实体经济整体资金偏紧,SMM预期7月建筑铝型材企业开工率继续降至67%,环比降幅与3.5%;工业型材方面,轨道交通,机械等行业依旧低迷,SMM预期7月工业铝型材企业开工率为47%,与6月基本持平,7月铝板带箔企业开工率将有所下降。
基本面上,国外方面,WBMS发布最新数据: 2013年1-5月全球铝市供应过剩38.75万吨,过剩主要在中国。近期,国外铝厂商二季度季报出台,力拓,必拓公司,海德鲁均同比增加,供应压力在加大。必拓公司2季度原铝产量31万吨,同比增加25%,主要得益于公司位于南非的Hillside铝厂的稳定经营,该铝厂在今年二季度达到了创纪录的季度产量;海德鲁2季度原铝产量48.3万吨,1季度产量为47.8万吨,同比增加1%;力拓2季度原铝产量90.1万吨,同比增加7%。虽然俄铝美铝在减产,但总体来说,国外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来自海湾地区供应压力将加大,虽然全年国外供需平衡,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将会出现供应过剩。不过,这需要看下半年国外投产进度和宏观形势而定。
而国内方面,二季度开始,中国铝市场基本面出现了好转并延续到现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因前期收储、减产预期以及消费季节性因素影响,截止7月18日,上海、无锡、杭州、南海四地铝锭库存连续14周下跌,较前一周减少3.4万吨或4%至80.3万吨。从4月份的高点131.7万吨下降了51.4万吨或39%。虽然近期来说,库存下降因素有二:1.新疆地区运输铝锭车皮有限,造成一定库存积压;2.越来越多的铝加工厂选择建在铝厂周边,对铝水的消费量越来越大,而铝加工厂大多是铝棒,扁锭,铸轧卷等粗加工,造成可运至华东地区的铝锭数量有限。但考虑到目前减产仍在进行以及消费旺季有后置效应,我们预计7月份库存还会继续下降。
其次,沪铝期限结构呈现抛物线形态,两头高中间低,而现货价格近期较期货月升水,意味着现货较为紧缺。但近期随着消费淡季的来临,铝锭需求将会减少,现货将逐渐转为贴水。
再次,6月份以来,铝厂陆续宣布减产15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仍为口号,若铝价持续低迷,口号或将变为现实,沪铝或将迎来一波小幅反弹,但高度受新增产能的投产而十分有限,我们预计这个时间窗口或将在8-9月份来临,压力位在14800附近。
最后,近期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正在共同牵头制定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方案的,有望近期出台。需高度关注,不排除一资金波炒作行情。
而对于中国后期的铝市来说,我们依然认为,西北地区新增产能的投产将对铝价产生巨大的冲击,据我们跟踪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将有400多万吨产能的投放,主要集中在西北,尤其是新疆,而从时间上看,大部分在下半年。此外,随着我国高成本产能的逐渐退出,以及西北低成本产能的逐渐投产,成本曲线将会继续下移,目前全国平均现金成本在14300元/吨附近,预计年底将会跌至14000元/吨以下。这对铝价来说,无疑是长期利空的。
虽然发改委的产能控制计划很快出台,但考虑到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新增产能准批制以及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均不完善,加上西部地区的特殊敏感地区,我们倾向认为下半年西部地区投产仍偏向宽松,今年产能依旧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向西部转移,西部尤其是新疆产能的权重逐渐加大,沪铝将会经过一个漫长的下跌过程。
综上,下半年全球宏观不宜乐观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对于基本面相对弱势的沪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震荡下跌为主。而近期随着消费旺季的淡出,逐渐转入消费淡季,以及新增产能的不断投产,将加速沪铝下跌,而短中期内助涨因素是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控制产能政策出台以及100万吨减产口号变为现实,但反弹高度十分有限,料压力位14800。短期内主力合约1411在14200-14500区间箱体操作,沪铝中线多单可在14500上方逐步平仓,而长线空单持有至13800之下。对于跨市套利,我们仍建议正向跨市套利在8.0上方少量参与,7.8附近离场。
五矿期货研究所 廖桢媛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