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月的调整,甚至是跌穿重要点位之后,铜价还是选择了迎头而上,而支撑其在消费淡季依然有如此亮丽表现的,不是其已经开始攀升的库存,更不是正在努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中国经济和山雨欲来的美联储升息周期,而是强大的资金。
在触及四个月高位之后,7月4日开始,LME三个月期铜迎来了历时两周的调整,回调幅度达2.5%,并跌穿了7000美元大关,触及三周低位6960元。几乎是同一时间,沪铜也暂别近一个月的升势,扭头向下,在两周的时间里下跌了3.56%,也同样跌破了重要关口50000元,触及逾三周低点49190元。
尽管在5月末到6月中旬,国内外铜价曾出现过这样规模的调整,而且,相对于3个半月的涨势来说,这也不足为奇,但依然引起了市场对于铜价涨势将终结的大讨论。投资者对铜价上涨信心如此不足皆因当下的升势缺乏基本面和宏观面的支撑。
进入三季度,有色金属迎来消费淡季,下游需求将逐步减弱,与此同时,在铜价前期大幅上涨的催动下,此前集体减产的国内各大冶炼商们可能重新复产,从而扭转国内供应趋紧的局面。数据显示,上周,COMEX、LME和上期所铜库存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其中,上期所铜注册仓单库存较此前一周大幅增加28,615吨至36,050吨,而库存小计更是上扬了28.9%,COMEX铜库存也小幅增加320吨至八个月高位23,324吨。
而尽管中美两国经济近日表现亮眼,但整体运行平稳,不足以激发铜价如此大规模的升势,尤其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含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升4.2%,为第18个月上升,但涨幅连续第六个月缩窄并创下15个月最低;环比下跌0.5%,为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且跌幅较上月扩大。
但就是在如此多不利因素的环绕下,国内外铜价在经过短暂的回调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上行。LME三个月期铜周一持稳,并重回7000美元上方,此后连续收高,沪铜也随即重启升势。
目前,市场的普遍共识是全球宽松的资金面和相对失衡的供需面共同催生了铜价的逆势上扬。的确,国储收铜、冶炼商减产以及消费旺季令铜市从此前的供应大量过剩转变为供应趋紧,近日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全球月度基本金属公布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该数据显示,2014年1-5月,全球铜供应缺口扩大到36.1万吨,明显不同于去年同期的供应过剩26.49万吨。
与此同时,对青岛港融资骗贷的调查削弱了利用铜来进行融资的动力,受这一事件影响,贸易商纷纷将保税区仓库中的铜转移至管理较为规范的LME仓库。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铜出口量环比增长41%至39,676吨,为连续第三个月增长,而同期,铜进口量却连续第二个月减少,下滑至13个月最低水平。
尽管如此,也不意味着铜市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只能说前期供应过剩的情况得到了缓解,因此,宽松的资金面才是近期以铜为代表的基本金属大幅上扬的真正原因。尽管美联储即将结束购债,但其高额的资产负债表和联储主席叶伦对升息前景的“耍花腔”均表明,流动性收紧时机未到。于是,在全球股市、债市波动性不断缩小,以煤炭为代表的其他工业品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工业金属成了资金的新宠,这也正是近期在基本面和宏观变未有巨大的改善的情况下,铜、铝、锌价格大幅走高的原因。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当周,投机客净多仓合约增加10,626手至48,994手,至少为2006年以来最高位。
所以,现在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资金的炒作热情能持续多久?凭借资金东风而翩然起舞的有色金属们,又能欢歌到何时?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