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8月国内现货铝价继续维持阴跌态势,现货相对期货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波动幅度下降。内外铝价分化,因汇率变动修正,伦铝大跌之后强势收回,剧烈震荡,沪铝维持阴跌走势,毫无反弹态势。整体绝对价格较低、国内减产呼声再起,面临下半年金九银十心里预期等因素导致国内现货跌势放缓。
现货相对抗跌,现货贴水主力合约缩小至20左右
跨期基差缩小至百元以内也表明短期现货偏强
因汇率引起的内外盘价差波动巨大,近期修复至7.4左右,总体维持常规区间
二、行业基本面
1、上游原料
铝土矿月度进口量上升至500万吨水平,印尼禁止出口的影响正在逐步化解,原料供应稳中有升
本月氧化铝进口量激增,一改近期持续下滑态势
中国氧化铝产量不断攀升,但近几个月总体维持平稳,增长率持续下滑至20%以下
废铝进口总体维持稳定
2、中游产成品和期现货库存
原铝产量7月仅差6万吨再次刷新纪录,总量仍然维持高位。近期在上半年经过囤货、喊淘汰落后产能口号等一系列举措徒劳之后,大幅下跌的铝价终于引发新一轮减产呼声。但金九银十在即,新投产产能不断上马,去产量仍然治标不治本,且空喊概率较大。后续新旧产能完成置换,成本进一步下滑,产量出现明显下降的概率较小。
5月以来库存持续下降25%左右。总体来看,无锡、南海地区库存贡献了下降的主要部分。而同期相应交易所库存出现一定程度上升,一部分的消耗加一小部分移库概率较大。整体现货库存仍然较高,且亏损严重。
伦铝库存近期持续下降,注销仓单占比回落至37%左右。
3、下游消费情况
铝材产量总体维持增加,但增速不断下滑,本月出现了数量上的明显下滑。铝材产量增速相对于电解铝增速来说不成正比,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
铝合金产量自2013年5月开始缓慢下降,总体维持稳定
铝材出口量小幅下滑,同比出现负增长,随着内外比价和国外升水下降出口开始放缓
房地产二季度开始销售明显恢复,股市下滑引发财富转移,中国持续出台稳定房地产政策也一定程度刺激房地产消费,对下游建筑型材消费有一定拉动作用。
房屋待售面积总体增长且维持高位,但近期增速有所下滑
6月汽车产销数据继续下滑,汽车行业今年受租车、叫车软件影响销售意外下滑,对铝消费影响较为不利。
三、当月要闻回顾
1、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52.7,创4月份以来新低,预期53.5,前值53.5。美国7月ISM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44.0,创4月份以来新低,预期49.3,前值49.5。
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60.3,预期56.2,前值56。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指数、新订单分项指数和就业分项指数均创2005年8月份以来新高,ISM非制造业商业活动指数则创2004年12月份以来新高。
美国7月ADP就业人数变动+18.5万人,创今年4月以来新低,预期+21.5万,前值从+23.7万修正为+22.9万。
美国7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5.7,预期55.2,初值55.2。美国7月Markit综合PMI终值55.7,初值55.2。
美国7月私营部门就业人口+21.0万人,预期+21.2万人,前值从+22.3万人修正为+22.7万人。美国7月制造业就业人口+1.5万人,预期+0.5万人,前值从+0.4万人修正为+0.2万人。
美国7月失业率5.3%,预期5.3%,前值5.3%。美国7月劳动力参与率62.6%,预期62.6%,前值62.6%。
美国7月工业产出环比0.6%,预期0.3%,前值从0.3%修正为0.1%。美国7月设备使用率78.0%,预期78.0%,前值从78.4%修正为77.7%。美国7月制造业产出环比0.8%,预期0.4%,前值从0.0%修正为-0.3%。
美国7月PPI环比0.2%,预期0.1%,前值0.4%。美国7月PPI同比-0.8%,预期-0.9%,前值-0.7%。美国7月核心PPI环比0.3%,预期0.1%,前值0.3%。美国7月核心PPI同比0.6%,预期0.5%,前值0.8%。
美国7月CPI环比0.1%,预期0.2%,前值0.3%。美国7月CPI同比0.2%,预期0.2%,前值0.1%。美国7月核心CPI环比0.1%,预期0.2%,前值0.2%。美国7月核心CPI同比1.8%,预期1.8%,前值1.8%。
美国7月新屋开工120.6万户,刷新近八年高点,预期118万户,前值117.4万户修正为120.4万户。美国7月新屋开工环比0.2%,预期0.5%,前值9.8%修正为12.3%。
美国7月营建许可环比-16.3%,创2008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预期-8.2%,前值从7.4%修正为7.0%。美国7月营建许可111.9万户,预期122.8万户,前值从134.3万户修正为133.7万户。
美联储7月FOMC会议纪要:大多数委员认为,加息仍然没有保障,但“正在接近那个时点”。大多数委员认为,在加息问题上,需要见到更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足够强劲证据。只有少数委员认为首次加息的条件“已经得到满足或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满足”。两位委员称,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明显”推迟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通胀上升或对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一些委员称,在首次加息之后逐步升息可能是合适之举。一些委员称,没有看到对通胀在中期返回2%目标合理信心的证据。委员们注意到美国薪资上涨的不确定性,还注意到商业投资依旧疲软。委员们支持政策有条件地依赖经济形势和前景。许多委员认为,尽管今年劳动力市场出现显著进步,“某种程度进一步改善”的条件尚存在局限。委员们认为来自希腊的风险已在某种程度消失。一些委员称,中国经济的实质性放缓可能对美国前景构成风险,股市下跌对中国增长前景的意味有限。
美国7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559万户,创8年新高,预期543万户,前值由549万户修正为548万户。美国7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环比2.0%,预期-1.1%,前值由3.2%修正为3.0%。
美国7月新屋销售50.7万,预期51.0万,前值由48.2万修正为48.1万。美国7月新屋销售环比5.4%,预期5.8%,前值由-6.8%修正为-7.7%。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2.0%,预期-0.4%,前值从3.4%修正为4.1%。美国7月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0.6%,预期0.3%,前值从0.8%修正为1.0%。美国7月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2.2%,预期0.3%,前值从0.9%修正为1.4%。
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3.7%,预期3.2%,初值2.3%。美国二季度GDP平减指数修正值2.1%,预期2%,初值2%。
美国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修正值3.1%,预期3.1%,初值2.9%。美国二季度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修正值1.8%,预期1.8%,初值1.8%。
美国7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0.5%,预期1.0%,前值由-1.8修正为-1.7%。美国7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同比7.2%,预期8.3%,前值11.1%。
美国7月个人收入环比0.4%,预期0.4%,前值0.4%。美国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0.3%,预期0.4%,前值从0.2%修正为0.3%。美国7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0.2%,预期0.3%,前值0.0%。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环比0.1%,预期0.1%,前值0.2%。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0.3%,预期0.3%,前值0.3%。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0.1%,预期0.1%,前值0.1%。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1.2%,预期1.3%,前值1.3%。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51.1,创2013年5月份以来新低,预期52.5,前值52.7。美国8月ISM制造业物价支付指数39,预期39,前值44。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9.0,脱离7月份所创10年最高位,预期58.2,前值60.3。
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3.0,预期52.9,前值52.9。美国8月Markit综合PMI终值55.7,初值55。美国8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6.1,预期55,初值55.2。
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19.0万人,预期+20.0万,前值从+18.5万修正为+17.7万。
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大部分地区零售活动扩张。11个地区报告温和至适中的经济增长。部分地区就业市场收紧稍微推高薪资水平。7月到8月中经济活动持续增加。报告显示制造业活动情况良好。多数行业预期将继续以现有速度增长。绝大多数辖区预期经济将维持目前增速,克利夫兰联储辖区仅微幅增长。由于油价走低和中国近期波动,对达拉斯贷款需求的前景展望比较谨慎。波士顿地区许多制造业企业提及中国是略有影响其表现的因素。
美国8月失业率5.1%,降至2008年4月来最低,预期5.2%,前值5.3%。美国8月劳动力参与率62.6%,预期62.7%,前值62.6%。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17.3万,预期+21.7万,前值从+21.5万修正为+24.5万。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修正为+25.5万,初值+23.1万。美国8月私营部门就业人口+14.0万,预期+20.4万,前值从+21.0万修正为+22.4万。美国8月制造业就业人口-1.7万,为2013年7月来最低,预期+0.5万,前值从+1.5万修正为+1.2万。
美国8月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0.3%,预期0.2%,前值0.2%。美国8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2.2%,预期2.1%,前值从2.1%修正为2.2%。美国8月平均每周工时34.6小时,预期34.5小时,前值从34.6小时修正为34.5小时。
2、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终值52.4,预期52.2,初值52.2。德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51.8,预期51.5,初值51.5。法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49.6,预期49.6,初值49.6。
欧元区6月PPI环比-0.1%,预期0.0%,前值0.0%。欧元区6月PPI同比-2.2%,预期-2.2%,前值-2%。
欧元区二季度GDP季环比初值0.3%,预期0.4%,前值0.4%。欧元区二季度GDP同比初值1.2%,预期1.3%,前值1%。
欧元区7月CPI同比终值0.2%,预期0.2%,初值0.2%。欧元区7月核心CPI同比终值1.0%,预期1.0%,初值1.0%。欧元区7月CPI环比-0.6%,预期-0.6%,前值0.0%。
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初值52.4,预期52.2,前值52.4。欧元区8月服务业PMI初值54.3,预期54,前值54。欧元区8月综合PMI初值54.1,预期53.7,前值53.9。
欧元区7月失业率10.9%,创2012年以来最低,预期11.1%,前值11.1%。
欧元区8月制造业PMI终值52.3,预期52.4,初值52.4。法国8月制造业PM终值48.3,创4个月新低;预期48.6,初值48.6。德国8月制造业PMI终值53.3,创16个月新高;预期53.2,初值53.2。英国8月制造业PMI 51.5,预期52,前值51.9。
欧洲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0.05%不变,符合预期。维持隔夜存款利率-0.2%不变,符合预期。维持隔夜贷款利率0.3%不变,符合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QE继续顺利进行。QE计划下,购买单一证券占该债券发行规模的上限自25%上调至33%。欧洲央行将在必要时动用授权范围内的所有工具。购债计划将执行到2016年9月,但如有必要则可能延长。经济指标显示经济继续复苏。经济下行风险重新浮现。将2015年欧元区GDP增速预期从1.5%下修至1.4%。将2016年欧元区GDP增速预期从1.9%下修至1.7%。将2017年欧元区GDP增速预期从2%下调至1.8%。经济预期下调主要因为外部需求疲软。将2015年欧元区通胀预期从0.3%下修至0.1%。将2016年欧元区通胀预期从1.5%下修至1.1%。将2017年欧元区通胀预期从1.8%下修至1.7%。通胀率抬升速度比预期要慢。通胀前景存在下行风险。未来几个月通胀将维持在非常低的水平。通胀将在年底前上升。通胀将在2016年和2017年抬升。
3、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终值47.8,为两年新低;预期48.3,初值48.2。分项指数中,产出指数终值降至47.1,创三年半以来新低。
中国7月财新服务业PMI 53.8,创11个月新高,前值51.8。中国7月财新综合PMI 50.2,创14个月新低,前值50.6。
中国7月M2货币供应同比13.3%,预期11.7%,前值11.8%。中国7月M1货币供应同比6.6%,预期4.9%,前值4.3%。中国7月M0货币供应同比2.9%,预期3.1%,前值2.9%。
中国7月社会融资规模7188亿元,预期10067亿元,前值18581亿元。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元,预期7500亿元,前值12791亿元。
中国央行称,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0%,预期6.6%,前值6.8%。中国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3%,预期6.4%,前值6.3%。
中国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5%,预期10.6%,前值10.6%。中国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4%,预期10.4%,前值10.4%。
中国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1.2%,预期11.5%,前值11.4%。
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6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3%,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817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8%,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99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1-7月份,商品房销售额41171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
中国7月发电量同比-2.0%;前值+0.5%。中国1-7月发电量同比+0.4%;前值+0.6%。
发改委:1-7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9.8亿吨,同比下降10.2%。7月份铁路货运量下降10.9%。受煤炭、冶金、矿建材料等主要大宗品类物资运输需求下滑影响,铁路货物运输持续负增长。
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初值47.1,创2009年3月来最低;预期48.2,前值47.8。
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自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发文解释降准降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球金融市场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 49.7,预期49.7,前值50.0。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6个月来首次低于50一线的荣枯分水岭。中国8月官方非制造业PMI 53.4,创三个月低位,前值53.9。中国8月财新制造业PMI终值47.3,预期47.1,初值47.1;7月终值47.8。
中国8月财新服务业PMI 51.5,前值53.8。中国8月财新综合PMI 48.8,前值50.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趋于稳定,股市调整已大致到位,金融市场可望更为稳定。
中国成功地说服G20领导人,人民币贬值和新汇改是走向市场制度决定的汇率制度的必要步骤。中国还消除了各国对于新汇改的担忧,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贬值来刺激出口。公报称,各国同意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这是2013年以来G20首次采用该措辞。
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在G20会议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仍在预期之内。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能持续4到5年的时间。他强调,中国政府不会特别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经济波动,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
4、据卓创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铝冶炼企业建成产能3775.5万吨,运行产能3105.3万吨,产能运行率82.29%,较上月回落1.87个百分点;按省份核算产能运行率回落的分别为:宁夏17.17%,甘肃0.99%,辽宁16.20%,青海7.69%,河南0.95%,新疆2.20%;产能运行率回升的分别为:云南3.78%,山东0.07%,重庆2.80%。综合来看,7月份国内建成产能折算增长25万吨,运行产能折算减少49.7万吨,以中铝、中电投为首的部分高成本炼厂出现大规模减产,但部分低成本企业仍在扩张,铝企分化愈发明显。冶炼厂减产规模或进一步扩大,产能运行率料小幅回落。
7月份氧化铝产量465万吨,同比增长6.3%。1-7月份氧化铝产量3288万吨,同比增长12.0%。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消息,中国7月原铝(电解铝)产量增长14.1%,至272万吨。
2015年1-6月全球原铝供应短缺38万吨,2014年全年供应短缺71.6万吨。2015年1-6月,全球原铝需求量为28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96.2万吨。2015年1-6月,全球原铝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08.4万吨。生产商库存数据不再公布,报告的库存总量在6月期间下降14.8万吨,到6月末时为454.9万吨,相当于33天的需求量,2014年末时为502.0万吨。在2015年6月末时,伦敦、上海、美国及东京四个交易所库存总量为388.8万吨,较2014年末低55.8万吨。整体上,2015年1-6月全球铝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8%。2015年1-6月中国产量预估为1540.1万吨,目前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5%。2015年1-6月中国表观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4%。1-6月中国净出口量为20.8万吨,2014年全年净出口量为31.3万吨。2015年1-6月,欧盟28国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0.6%,需求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万吨。1-6月全球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2015年6月,原铝产量为489.81万吨,消费量为497.86万吨。
7月全球(除中国以外)原铝日均产量下滑至67,900吨,6月为68,500吨。7月全球(除中国以外)原铝产量为210.6万吨,6月为205.6万吨。中国7月原铝日均产量下降至87,900吨,6月为91,900吨。中国7月原铝总产量为272.4万吨,6月为275.6万吨。
中国海关:7月铝土矿进口506万吨。7月原铝进口15538吨。
2015年1-6月,国内电解铝减产、停产产能约82万吨,西部地区新建成产能超过200万吨,电解铝产量1560.82万吨,同比增长11.6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照85%的产能利用率计算,国内电解铝产能过剩约550万吨;2015年下半年仍有约18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投产,行业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从产业布局来看,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已经占全国的约60%,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且大部分企业拥有自备电厂和0.2元/千瓦时左右的用电成本,整体生产成本可维持在8000~9000元/吨,即便考虑运费因素,成本亦在9700元/吨以内;山东地区电解铝产量占比亦超过15%,较高的自备电比例保值该地区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在9000元/吨左右;其余地区自备电比例较低的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已经高于市场铝价,陆续出现减产停产的情况。目前在建电解铝产能大部分拥有自备电厂,未来将持续挤压高成本电解铝企业的生存空间,电解铝行业将呈现新旧产能交替、平均生产成本逐步下降的态势。
产能过剩、铝价低迷导致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总体处于亏损状态。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召集部分骨干电解铝企业及河南有色金属行业协会进行座谈。初步统计,部分参会企业近期将关闭电解铝产能约240万吨。据SMM统计,2014年国内电解铝年产能为3580万吨,预期2015年产能将较2014年增加至3900-4000万吨。SMM认为,若不算上半年减产的量,且未来减产落实执行,那么减产举措或将对连续大跌后的铝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但此举只能平衡供需格局,并不能消除供过于状态,故对铝价提振作用有限。据SMM统计今年1-7月国内电解铝总产能共减少约175万吨,但相对于上半年新增超过200万吨的产能,减产对铝价并未起到提振作用。面对屡创新低的铝价,今年下半年或仍将有200-300万吨的新增电解铝产能,其中不乏山东魏桥、东方希望等大型铝企,下半年的铝锭整体供应过剩仍然巨大。
至2015年8月,山东省共清理出环保违规建设项目7019个,总投资7075亿元,主要涉及电解铝、电力、钢铁和化工等行业,据悉,山东电解铝产能在933万吨,实际电解铝产量为672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到2020年山东省不再新增铝产能。重点放在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上。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周四称,印尼仍在考虑是否允许有冶炼厂的公司出口矿石来作为其旨在刺激矿业增长的一系列措施之一。经济统筹部长的这一言论表明一些公司可能被允许出口镍矿石及铝矾土,时间最长为一年。
5、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541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增速比1-6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81731万平方米,下降16.8%,降幅扩大1个百分点。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99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1-7月份,商品房销售额41171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6259万平方米,比6月末增加521万平方米。
住建部、财政部与央行发布通知,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公积金最低首付款比例降至20%。调整后公积金贷款购房首付款比例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可结合本地实际,自主决定申请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7月,汽车生产151.80万辆,环比下降17.99%,同比下降11.76%;销售150.30万辆,环比下降16.64%,同比下降7.12%。其中:乘用车生产130.13万辆,环比下降18.03%,同比下降11.64%;销售126.86万辆,环比下降16.07%,同比下降6.58%。商用车生产21.67万辆,环比下降17.73%,同比下降12.49%;销售23.44万辆,环比下降19.62%,同比下降9.94%。1-7月,汽车产销1361.27万辆和1335.33万辆,同比增长0.80%和0.39%。其中乘用车产销1162.90万辆和1136.42万辆,同比增长4.01%和3.39%;商用车产销198.37万辆和198.91万辆,同比下降14.62%和13.91%。中汽协认为,本月汽车产销延续了此前连续双降的下滑趋势,而且降幅之大超过了预期。
五、期货价格分析
伦铝跌至1500附近开始反弹,上方压力1670附近,总体维持短期下降通道,但反弹较猛,关注后续走势能否确认短期止跌。
沪铝表现较伦铝更弱,中期震荡盘跌走势延续,并未出现明显反弹,跌势走势纠结。
六、月度铝价预测
整个8月宏观面悲观情绪泛滥,全球股市、原油、美元、大宗商品等集体暴跌,在8月末美国GDP就业数据强劲、中国降息降准刺激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影响下暂时企稳,市场情绪有所稳定。临近9月美国可能加息的第一时间点,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再度牵动各风险资产走势。欧元区近期表态来看将持续QE且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和通胀预期,受新兴市场经济恶化拖累,复苏前景堪忧。而中国今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不断恶化,下半年来官方明确将稳增长提至首位,对实体经济防水,出台严厉控制手段稳定金融,虽然表现被动但一系列政策堆积也将起到一定效果。宏观面来看,市场忧虑情绪有所放缓,但对美联储加息的共识引发的全球资本大幅流入美元资产趋势正在不断强化。新兴市场汇率贬值压力不减。
铝信研究员认为,技术面看伦铝跌至1500之后强劲反弹,但上方压力1670附近仍未突破,短期跌势仍未确实停止,需后续继续观察走势。沪铝表现明显偏弱,无任何反弹走势,持续阴跌,但短期跌幅较小,走势纠结。
铝信研究员观点:宏观面来看,中国股灾、经济增速下滑引起的全球风险资产大跌暂时放缓。全球市场忧虑情绪有所缓解,但仍未明显改善。美国加息时间临近忧虑重新引发市场焦点。全球流动性向美元资产转移趋势不改。中国近期不断出台货币宽松和房地产等行业刺激政策,全力保增长下,何时见到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企稳仍是未知,但在国家出台一系列严厉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后,相信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仍可预见。在经过宏观面一系列打击过后,大宗商品绝对价格较低,部分商品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反弹,单边下跌已经演变为低位震荡走势。作为基本面偏弱的铝行业,原铝产能过剩仍在加剧,但近期亏损严重的生产商再传出减产风声,具体落实情况有待考证。新旧产能替换仍在继续,铝锭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出口受外围需求减弱影响也不再亮眼。内忧外患下,虽有国内房地产销售持续好转,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等利好因素支撑,短期铝价仍在总体偏空的大环境因素下表现偏弱。若开始出现数百万吨级别的减产、加上现货库存小幅下滑、绝对价格较低、传统旺季囤货预期等因素支撑,国内铝价有望在9月暂缓跌势。
铝信特约评论员 钮翰辰
(责任编辑:简儿)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