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道琼斯伦敦10月8日消息,基本金属周一下滑,铜价跌至逾一周最低位,受美元走高和持续的需求忧虑等拖累。
伦敦时间10月8日16:00(北京时间10月9日0:00),三个月期铜收盘时没有交投,但买价较上周五收盘时的8,295美元低,报每吨8,180美元。稍早铜价触及9月末以来最低水准8,128美元。
INTL FCStone的分析师Ed Meir称,“通常拖累基本金属的因素周一似乎悉数出场:美元走高,以及中国和欧洲经济成长忧虑。”
在上周中国十一长假期间,LME期铜上涨超过100美元。
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的分析师Leon Westgate称,“在中国黄金周期间,铜价表现非常好,走势好于之前数年。”
该分析师补充称,“周一早盘LME铜价下滑,主要是受美元走高和亚洲股市疲弱走势所影响,一度令铜价重返黄金周之前的水平,但市场走势的关键还是实货市场在未来数日的走势。”
Ed Meir称,从技术上看,期铜的支撑位在每吨7,800美元,而阻力位在每吨8,411美元。
该分析师称,“铜价面临跌破过去数周盘整区间下档的风险。”
“铜价或最终跌向每吨7,800美元。 ”
T-Commodity的分析师Gianclaudio Torlizzi称,“过去数周铜价走高,主要是受QE3带来的支撑,而非基本面的推动,市场出现本该出现的修正,我们认为铜价可能向下,跌至每吨7,800美元,也就是200日移动均线切入位附近。”
“我们需要看到中国的制造业更为清晰的前景,因为其对铜价的走向至关重要。”
自9月以来,国际铜价已经上涨了约8%,并触及每吨8,422美元的四个半月高位,主要受美联储祭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措施推动,同时欧洲央行承诺将购买债券,此外日本和中国也推出经济刺激措施。
稍早,世界银行下调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成长预估,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幅度将扩大,且持续时间将高于此前预期,这亦引发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增速是否会大幅下滑的争论。
世界银行将中国经济增速自之前的8.2%下调至7.7%。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大铜消费国,每年的铜消费量大约占全球精炼铜消费总量的40%。
投资者将关注下周晚期将公布的中国第三季度GDP数据,有分析师认为中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料为年内最低水平。周六,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还将公布。
周一欧元兑美元下滑也给基本金属带来压力,因投资者在第三季度财报季之前多持谨慎态度。
其他打压金属价格的因素是西班牙申请救助时机的不确定性,稍后将举行的欧元区财长会议料不会有什么进展。
通常欧元走软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对欧洲和非美国投资者而言,变得更为昂贵。
上周五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美元走高,因美国9月失业率下滑至近四年低点,引发市场人士担心QE3或提前结束。
BNP Paribas的分析师Stephen Briggs称,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引发的有关忧虑或拖累基本金属。
"失业率下降有许多疑问,这可能是统计异常。"“市场风险偏好在下滑,就基本金属来说没什么特别的因素,因自8月早期以来,基本金属录得不错的涨幅,市场也需要进行修正了。”
周一日本和美国逢假期,这也令市场流动性受限。
中国交易商在结束十一长假之后重返市场且现货市场鲜有需求改善迹象。
Orient Futures的分析师Andy Du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下游铜需求迟滞令投资者十分沮丧。目前中国现货铜价仍较现货月期货大幅贴水,如果这种局面持续,期铜价格或有更大的下行空间。”
中国市场现货铜价较沪铜现货月合约每吨贴水150元,这显示现货需求依然低迷,同时中国现货铝、锌和铅价均低于其相对应的现货月期货合约价格。
三个月期锡由每吨22,400美元跌至22,100美元,现货锡较LME三个月合约的升水缩窄,这显示即期供应状况改善。
三个月期锌由每吨2,075美元跌至2,035美元,盘中一度跌至9月中期以来的最低点每吨2,034美元。
三个月期铅收报每吨2,260美元,尽管LME铅库存大幅下滑了3,225 吨,至251,350吨,上周五收报2,288美元。
三个月期铝收报每吨2,081.75美元,稍早一度触及每吨2,071美元,为逾一周以来的最低点,上周五收报2,110美元。
三个月期镍由每吨18,300美元跌至18,070美元,稍早该合约一度跌至每吨17,950美元,为逾一周以来的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