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铝价摆脱盘整走势,极力拉高。期货方面,伦铝由1663美元/吨飙升至1890美元/吨,涨幅13.6%,沪铝指数有月初的13560元/吨,暴涨至月末的15180元/吨,涨幅高达11.9%,国内外比值进一步修复。现货方面,期间上海铝价上涨1270元/吨,涨幅9.3%,广东铝价上涨1448元/吨,涨幅10.7%,沪粤两地价差得以缩小,但现货市场普遍呈现跟涨乏力的局面。
图1 沪铝指数7月 |
![]() |
图2 伦铝指数7月
一、经济数据改善,支撑铝价走强
7月主要经济体公布的宏观数据普遍改善。美国6月PMI指数升值44.8,已经临近50的兴衰分界点,其中新订单指数和库存指数小幅下降,但差额继续扩大,预示着制造业生产的上升幅度会更加明显;日本6月PMI指数指数回升最为明显,已升至48.2;欧元区PMI指数也升至42.6。中国官方PMI指数小幅上涨至53.2,连续5个月回升,反映了国内经济复苏的趋势良好。经济数据的改善,以及全球主要股市的良好表现,增长了全球的乐观情绪,为金属整体价格得回升提供了支撑。
二、流通性充沛,为金属走势提供动力
2009年以来,欧美国家采取了大量增加货币供应的方式为金融市场输血,国内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引下,超常规的投放信贷额度,1-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大量信贷投放使得国内货币环境非常宽松,而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吸收信贷额度,加之,消费淡季的指引,使得资金短期获利的欲望强烈,为国内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提供了动力。同时,随着上半年信贷额度的天量剧增,以及通胀预期转强,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逐渐显现,本月末央行关于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震动了市场神经,短期资金抽离的风险遏制了金属价格整体飙升的局面,股市的回调加重了市场对金属价格回调的预期,但整体货币环境依旧宽松,金属价格走势长期趋势依然稳定。
三、消费淡季,现货价格跟涨乏力
7月,国内金属消费面临淡季,据调查,广东型材厂家订单数量普遍大幅减少,采购意愿较低,但价格飞涨,下游厂家接盘比较被动,现货铝锭价格一直维持对期货贴水。7月中旬铝价上涨,加之沪粤两地因前期国内铝厂到货减少影响,市面流通货源偏紧,引致商家追涨心态,现货升贴水小幅回升,但随下旬沪铝价格暴涨,而现货市场明显跟涨乏力,市面贴水幅度再度扩大,从整体成交看,本月商家持货追高的心态不足,逢高减磅力度加大,其中进口铝持货商家出货较为平稳,进口铝存量已较6月有所减少,这也使得受进口铝重压的广东市场铝价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本月沪粤两地价差不断缩小。
图3 现货铝价及升贴水
图4 上海、无锡、广东三地库存
四、国内外比值修复,套利窗口收窄
海关统计,6月份国内未锻轧铝及铝材进口依然强劲,达到35.3万吨,年初至今,总计进口量高达140万吨,相比去年上半年46.8万吨的进口量上升了200%。7月份,进口铝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且主要贸易商在进口铝货源调配上也采取了适度分散策略,沪粤两地进口铝到货量相对平均,因此市场在逐渐消化前期进口存量的同时,增量进口铝对市面价格的影响已经不大明显。但伴随着收储效应的消退,以及国内外铝价的暴涨,沪伦比值进一步得到修正,虽然LME注销仓单仍然在不断增加,但跨市套利窗口正在收窄,预计8月份国内进口铝将大幅度减少。
图5 沪伦比值
五、综述
本月铝价摆脱了前期的小幅整理,在宏观数据支撑和资金面的推动下,迅速拉涨,令市场对偏离基本面情况的涨势心存疑虑,现货市场上普遍体现了追涨动力不足,现货铝价跟涨乏力的局面;本月进口铝到货已较6月有所减少,市场压力得到了舒缓,这也为国内现货铝价的走高提供了一定的支撑,随着沪伦比值的进一步修复,跨市套利窗口逐步收窄,进口铝数量将呈减少趋势;然而,在资金推动的行情下,市场心态逐渐谨慎,货币政策的微调以及股市回调令金属价格走势承压,铝价回调预期加重,但铝价大幅下挫的动力依然不足,预期市场分歧将进一步加大,而现货铝价仍将维持贴水局面。
(责任编辑:小妖)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