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铜7日早盘低开整理,盘中交投较为活跃,主力911合约在7日以47,020元/吨开盘,收至46,950元/吨,下跌750元/吨;现货908合约收于47,250元/吨,下跌660元/吨。
盘面上看,因美国服务业收缩,且美元反弹,另外目前铜价上涨动力不足,预计短线调整在所难免。
外盘方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金属7日亚洲电子盘全线回落,期铜更是跌破6,000美元/吨,暗示此前的暴涨似乎已接近尾声。北京时间11:30,三个月期期铜报5,990美元/吨,较6日kerb时段下跌35美元,成交量708手。尽管金属价格下跌,但成交量到目前为止不是很大,因此期价下挫尚不能代表资金大规模的退出,多数投资者仍对5,800美元支撑位的稳固抱有信心。Investec表示,显然投资者需要为其近期的乐观态度寻找进一步支撑,他们会普遍寄希望于7日晚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此前有媒体报道,预计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数将减少27.5万人,6月为减少46.7万人。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快速上涨之后,基本金属市场已经出现了透支“中国因素”迹象,下半年正面临巨大回调压力。因此未来金属价格如果要维持在目前高位或者继续上涨,有待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带来的基本金属需求增加。好在随着夏季这一传统金属需求淡季的结束,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经济体复苏迹象也开始出现,建筑、交通运输等主要消费领域的需求有望走出低谷。这对目前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部分基本金属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近几月基本金属进口逐月攀升,市场据此认为中国需求强劲。英国巴克莱资本分析师盖尔·贝瑞说:“在过去半年多里,推动基本金属市场复苏最大的驱动力就是中国的需求。上半年,中国多种金属进口量都创下历史纪录,大大高于2008年同期。”贝瑞认为,在中国规模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其中大量项目集中在能源、交通、汽车和家电这些金属需求大户上,因此有力推动了基本金属消费。在2009年上半年,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对基本金属的消费依然低迷,但中国需求大幅增加,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稳步攀升,可以说是上半年基本金属需求主要推动力。
对于当前国内铜市,利好因素不外乎包括铜材消费的恢复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铜的下游消费比较火爆,很多铜材企业出现了较高的开工率。据统计,7月部分生产铜杆的企业开工率高达71.5%,而铜管企业的平均开工率更是高达75.8%。不过,表面一片大好的上涨环境也不尽是无限风光。受市场预期影响,铜价上涨已经超过了经济复苏的速度,而且政府也不是毫无保留地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最近就表示将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微调’,所以铜价高位出现反复也是难免的。
从基本面来看,赞比亚邮报6日报道称,当前全球铜价上升趋势将减少赞比亚铜矿公司运营成本。赞比亚邮报援引矿业部部长讲话称,由于金属价格具有吸引力,矿山的运营成本可能下降。但他补充称,预计全球铜价不会较当前水准显着上涨。 “价格上涨同样将提振其他部门关于全球经济的信心,这将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报道称。赞比亚是非洲最大的铜生产国。全球铜价下滑迫使数家矿山于去年关闭。
产量方面消息, Equinox矿物公司6日调降其位于赞比亚的Lumwana铜矿2009年铜产量预估至110,000至120,000吨,早前预估为170,000吨。该公司在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的财报中称,该矿一直受到设备供应缺乏以及其他生产故障影响。Equinox称,Lumwana铜矿是非洲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在12月开工,此前一加工工厂发生火灾导致延误五个月开工。
(责任编辑:麦兜)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