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铜23日价格高位下滑,盘中交投较为活跃,美元的中期强势给期价走高带来明显压力,预计铜价的震荡态势还将维持。
上海期货交易所(SHE)期铜主力1006合约在23日以59,980元/吨开盘,收至59,560元/吨,下跌70元/吨;现货1004合约收于59,070元/吨,下跌120元/吨。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公布的最新月报显示,2009年全球精铜供应过剩36.5万吨,较2008年过剩量增加63%。ICSG称,2009年全球精铜产量升至1,835.3万吨,消费量为1,798.8万吨。该月度报告称,受中国表观消费较多及全球精铜产量减少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精铜供需缺口约为14万吨,但下半年出现约50万吨的供应过剩,足以抵消上述缺口。下半年的供应过剩主要是因为全球精铜产量回升,另外,在此期间中国表观需求减少。该报告还称,2009年全球精铜消费较2008年减少0.1%。2009年中国铜表观消费量增加约200万吨,并抵消了其他地区约16%的降幅。
中国2月精炼铜进口量为220,530吨,同比减少18.6%,较1月的进口量196,926吨则增加12%,2009年同期,中国进口精炼铜270,948吨。同时数据还显示,中国2月铜精矿进口量为566,522吨,同比增加27%,环比下滑5%。相比较来看,2月精炼铜净进口量环比增长较多,主要是因为中国信贷在2月有所放松,市场套利行为导致2月精炼铜进口量环比攀升。
中国2月精炼铜产量达到358,000吨,环比增长4%。业内人士指出,虽然2月是中国一个较短的月份,但是国内精炼铜产量不减反增,表明随着铜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国内铜冶炼企业生产热情较高。
分析师认为,近期期铜在库存回落和市场风险情绪反复的变动中总体保持了高位震荡态势。短期来看,铜市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美元的中期强势给期价走高带来明显压力。加之市场对流动性收缩的忧虑依然不减,预计铜价的震荡态势还将维持。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