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库存成为敏感点<?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周铜价仍然没有脱离区间震荡的局面,但是波动幅度增加。LME三月铜价在周一盘中突破2865后引发空头回补,最高冲到2885,然后迅速回落,在周三库存增加之后,价格下跌低至2744后企稳回升;沪铜在25750-26320之间震荡。
市场变化最焦点的莫过于LME库存在骤然增加,周三LME铜库存增加了30925吨,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1)集中在亚洲地区的仓库,其中新加坡库存增加了21600吨,韩国仓库增加了8900吨。这样就加大了库存增加是由中国库存回流所致的可能。(2)库存是在一天内增加的,其前或者其后都是比较稳定的下降趋势。(3)库存增加是出现在8月份第三个周三,也就是现货交割日。所以就浮现出库存增加是空头拉货入库以进行交割,其可能在前期铜价上涨之时已经在远期进行抛空。
无论如何,铜库存突然上升使得市场开始接受现货也许不如预期那么紧张的看法。未来有两种发展趋势:(1)市场上的隐性库存将会逐渐通过交易所库存上升而表现出来。(2)铜市场上的供应量也会进一步增加。ICSG在7月份预计2004-2008年期间,全球铜冶炼能力将增加87万吨;未来4年的预期也许有点遥远,但是从近期情况看,铜精矿似乎也不那么紧缺,有消息称,中国冶炼厂要求的铜加工费用已经达到了95美元/9.5美分甚至更高,比两个月之前高出超过40%。如果消费不能大幅度提振的话(本周数据整体表现相对疲弱),牛市可能已经真的走到了尾端。
虽然认为市场上不乏库存铜的存在,但是在流通上也同样存在障碍。7月份中国的精铜进口量为5.8万吨,前两个月分别是8.1和4.7万吨,远远低于之前超过12万吨的水平。所以在大量铜向中国进口之前,国内现货市场会表现出“紧张”的局面,如果现货受到支撑,以目前现货市场的升水,期货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则会大于下跌。
回到近期延续的话题,LME的阶段性挤空在本周持续,投机者和现货商、套利者甚至长期抛空的投机者分别以多空的形式试图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是在挤仓最为严重的时候,价格下跌的风险也最大。周一现货对三月期升水达到70/80美元/吨,价格上冲到2885,而投机者多头平仓和生产商远期抛空使得铜价快速回落。我们要问的是,未来挤空行情还会不会继续发生,这是铜价在大幅度下跌之前走势的关键所在。
综合起来,在LME库存出现剧烈变化之后,铜价的区间稳态震荡局面被打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之前铜价震荡的观点也有必要进行调整。长期来看,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很大,短期内仍有上涨潜力,变动的主要因素是目前比较敏感的库存(本周后半段时间铜价上涨很大程度是由于LME库存没有继续增加),临界区域是2860/2885美元/吨。
铝:继续小幅攀升,短线有回调压力
伦铝在窄幅区间内震荡,基本上还是处于被动跟从铜价和美元走势的角色。三月期价在1706-1740之间震荡,库存一如既往的下降。沪铝受短期利好因素的持续影响,期价在本周一路上涨,主力0411合约最高达到16080元/吨,交易所库存没有出现进一步下降,本周小幅增加了683吨。期间交易相对活跃,沪铝合约总持仓量增加9954手,成交为163926手。
随着沪铝价格的单方面上涨,两市比值回升接近进料加工出口盈利超过内销临界点,铝价上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场变化看,持仓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投机力量短期进出的谨慎,甚至有少量短线投机空盘出现。
现货市场上,当价格上涨到15900-16000元/吨的时候,消费买盘的兴趣开始逐渐减退。市场人士称,以前期铝材厂的订单,如果铝价上涨到16000元/吨,就几乎没有利润空间。
国际市场上铝消费还是很强劲,美国铝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份不包括铝罐的订单年比增长17.7%。比起工业生产和领先指标,该数据展现了更为看涨的前景(工业生产6、7月份年比分别下降5.2%,4.9%,领先指标在近两个月分别下降0.1%和0.4%)。
国内铝市场基本面在改善,如果LME铝价有所走强(向1750/1775的阻力冲击),可以使得价格在短期内实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是近日内,经过快速上攻,铝价遇到的阻力应该比上周的要大,因为,生产商抛售压力加大的同时,消费商的买入动力在减小。沪铝相对三月价格的上方阻力在16200元/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周表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