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倍特期货:铝超跌反弹

  周一,沪铝走出超跌反弹行情。早盘沪铝主力合约610以18490高开,略做下探以后有多头买盘进场,随着沪铜被封涨停以及周边期货品种的强劲反弹,沪铝也逐级走高,尾盘短线多头平仓,最终以18670收盘。 

  周一上海现货铝报18535,较上周五上涨95元,期货当月收18660。上周末广东市场到货小幅增长,但仍较市场预期少,其中以汽运货源居多,而铁路到货较少,近日广东地区铝价持续高于上海市场,上海地区转运过来的货源明显增多。因部分运抵的铝锭并不入库,且为市场所消化,因此当前本地显性库存水平未见明显回升。周一铝价跟随期市走高,成交区间处于19160-19320元/吨水平。 
  上周,由于伦敦铜受全球最大的铜矿智利Escondida合同谈判即将截止的提振而自6995反弹,受此影响,伦敦铝也走出自2705回落以来的弱市反弹行情,全周伦敦铝反弹仅45美圆,其C2特征明显。形态上,铝价仍然处于2705-2410区间中轴以下位置。沪铝则表现更弱,全周呈现破位下跌后的震荡下跌行情,610合约在18200一线由于杀跌动能减缓,空头平仓暂时遏止了下跌行情节奏。 

  宏观面上,在中国上半年GDP增长10.8%之后,市场较为关心在宏观调空的大背景之下,经济在下半年是否会出现明显的回落。上周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认为,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三季度投资加快增长的势头会有所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下降为28.5%,经济增长将在高位趋稳。报告还预计,三季度经济仍将处在“温和”的通胀压力之中,CPI将上涨1.7%。关于CPI的增长,在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传导效应还难以显现,工业消费品价格大体平稳。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周五表示,随着增长率放缓至可持续的水准,美国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不过有迹象显示物价压力在上升。 
  美元周五下滑,之前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第二季意外放缓,这支撑了认为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在下月可能维持利率不变的观点。 

  商务部公布美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为增长2.5%后,美元大幅下挫.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为增长3%。 
  FED常用的通膨衡量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以近12年来的最快速度跳涨,但这并未帮助美元收复失地。 
  有分析师称,市场回想起FED主席贝南克上周说的那番话,即美国经济放缓可能有助于缓解通膨,这意味着FED可能不需要再度升息。 
  从全球商品综合指数的运行看,市场同样处于下跌之后的反弹当中,在整体长线上涨仍然保持完好的前提下,市场的调整步伐有所减缓,原油在高位震荡仍然没有改变,地缘政治带动了油价的走强,但其运行上整体没有脱离CRB的趋势,上周虽然有所回落,但显然没有对升势造成破坏。与铜价运行相似的是,国际黄金在可能出现收敛的位置止步,本周同样出现了一些回升,市场出现了收敛结构的雏形,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铝价相对来说,C2的特征比较明显。总体来讲,商品的长线牛市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中期的调整远没有完结。伦敦铝在消化最近的反弹能量以后,铝价有望先行加速向下。一旦下破2410,中期目标聚焦在2250-2280一线。从时间架构上看,本周一过后进入8月份。而自5月份的中期调整,在过了三个月份以后,将展望第五个月份,也就是说在9月份有望见到中期底部。 

  近期沪伦铝价的比值持续创新低,上周五沪铝0610合约与LME三月期铝电子盘的实时比值区间为7.30~7.36之间,收盘时两市的比值为7.33较周四收盘时下降0.09。周一LME三月期铝电子盘和沪铝610比值为7.38。国际铝价得到了基本面的支撑,国际铝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6月原铝日均产量降至6.51万吨,5月为6.53万吨,2005年6月6.4万吨;2006年6月底西方国家生产商持有的各种形式铝库存不含最终完成工产品下滑至299.3万吨,5月底为306.3万吨,去年6月底为321.4万吨。而国内铝在持续大幅增产,且近日市场传言,中铝公司于8月将再次下调氧化铝价格,此消息确实将对沪铝将形成进一步的压力,铝价比值可能会再创新低。但待基本面消息明朗后,铝的反套机会还是值得关注。 

  从沪铝指数上看,沪铝已经超前伦敦走出了破位行情,上周价格在18200一线暂时获得支撑,在上周盘面上还没有多头身影。周一沪铝由于受沪铜和周边品种强劲反弹影响走高,但是18700一线的压力已经显现,后市即便反弹也将受到18800的强压力。所以,我们基本定性周一行情为超跌反弹行情。 

  展望后市,一旦伦敦短线的反弹能量消失而下寻甚至下破2410支撑,沪铝将继续下寻17600一线重要支撑。17600一线将有可能成为中长期行情的争夺要点。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倍特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