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盘播报 在经济复苏预期以及经济数据好转的提振下,本周金属价格强势震荡。LME 三月铜周一承接上周的调整态势,在 3900 关键位置获得支撑后开始强劲上扬, 周五大涨4.07%至4350美元,同时也突破了前期的高点呈现震荡反弹的态势。LME 三月铝表现稍弱,继续运行前期震荡区间内,但期价接近平台上沿,在期铜带动下表现出较强的突破意愿,周涨幅 5.08%,收于 1490 美元。
二、行情成因分析 本周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动荡,G20 国峰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美一系列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以及 G20 会议达成的经济刺激计划提振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促使大多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扬。 美国制造业和房地产数据出现反弹。美国商务部报告称,美国 2 月工厂订单指数增加了 1.8%。这是该指数在连续六个月大幅下滑之后首次回升。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五公布,3月非制造业指数为 40.8,预估为 42.0。
美国房地产交易商协会 (NAR)报告称, 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之后的美国 2 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pending home sales)环比增加了 2.1%,原因是美国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提高了美国人的支付能力。美国 2 月营建支出月率为-0.9% 前值为-3.3%。中国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煮熟由前期的49.0上升至 52.4,为连续四个月回升,并一举越过编制经济扩张与收缩分界线的 50 点关口,意味着中国经济可能企稳回暖。 欧元区 3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 2 月的 33.5 增至 33.9,这是制造业活动连续 10 个月的收缩,但较 2 月的创纪录低点稍有复苏。 当然,经济数据并非全面转好,而是呈现好坏参半的态势。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3 月非农就业人手减少 66.3 万人,预估为减少 65.0 万人。美国 3 月失业率为 8.5%,创 1983 年 11 月以来新高。尽管如此,大宗商品价格对利好数据的变化显然更敏感。在各经济体注资刺激经济的行动中,大宗商品价格受到货币贬值与资金涌入的双重推动。 G20 峰会上通过 1.1 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以抗击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巩固了市场对经济下滑可能已找到底部的预期,市场信心好转,避险情绪消散。加之欧洲央行议息会议决定降息 25 个基点,小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 50 个基点,本该利空欧元的降息反而成为利多,打压美元指数下滑。此外,我们一直强调流动性相对过剩对于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
美联储收购国债,国内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全球通涨风险再次出现,商品价格得到支撑。基本面上,国内现货紧张,价格坚挺,而由于国内库存极低,沪铜现货升水扩大,沪铜走势稳健。然而我们担忧的是,铜价在金融市场信心以及资金推动下正在脱离基本面的影响。我们一直强调,3 月初以来铜价大幅反弹的直接因素在于注销仓单回升以及随后的库存减少。本周注销仓单较上周再次回升,库存增加与减少相间进行,总体较上周小幅增加,但是日内库存的减少对价格影响较大,比价维持高位使得价格获得支撑。基本面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是价格上涨的隐忧,也将是我们后期关注的重点。 技术上看,伦铜自 2 月底以来经历了上涨-整理-再上涨- 再整理的过程,目前期价继续运行在上涨通道中,上涨态势保持较好,有可能继续向上挑战 4500 美元关口。沪铜走势稳健,均线系统发散多头排列,形成良好支撑。本周 34500 压力依然存在,后期跟随伦铜有效突破后可能继续向上。操作上建议前期多单谨慎持有,有效突破后逢低可以少量跟进,不要盲目追涨。
较之其它基本金属,铝的基本面相对较弱。虽然由于国内经济回稳,包括汽车及房产业有回暖迹象,使得铝的需求得到一定的释放。但在供应方面,铝相对于铜来说有较多不利因素,严重的过剩是价格上涨无法回避的阻力,随着铝价的回升,之前停产减产的产能将会大量释放,这给国内铝的供需面带来较为不利影响。短期内,进口的原铝陆续到港,国内铝现货紧缺状况暂时得到缓解,本周铝现货价维持平稳。
技术上,沪铝在前期新高回调后,在12300处得到支撑,期价再次站上5日均线,在其它基本金属特别是铜的带动作用,铝价仍有一部分上涨的空间,短期将有冲击今年以来新高的可能。建议投资者逢低可做多,及时获利了结。
三、后市研判近期商品价格主要受到金融市场信心恢复以及通胀风险重新抬头、资金大量涌入的影响,基本面的影响暂居其次,但是需求疲软、供应过剩的态势仍然值得关注。即使全球经济已经触底,需求也不会立即回升,趋势性上涨也仍需时日。在近期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商品价格呈震荡走高的可能行较大,但是投资者的操作仍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仍是较为稳健的选择。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鲁证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