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宏观经济VS供需前景 铜价重回下跌通道

  虽然当前国内外铜价受短期之内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回升以提振乐观情绪的影响下出现上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非常疲弱的态势之中,短期之内经济指标出现回升并不意味着经济形势将摆脱困局,而在欧债危机的持续上升、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仍未解决且总统大选即将有结果、日本财政悬崖问题凸显、中国面临经济升级转型之痒的大背景下,短期经济的回升只是昙花一现并不能长久,此外虽有机构看好全球铜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供需前景,但我们认为其看法太过于乐观,对于基本金属价格而言,我们认为,当前的反弹是受宏观经济与技术面的双重影响,其在短线反弹之后必将重回下行通道,因此不必对其当前的反弹抱以乐观心态。

  一、 宏观经济:2012年全球经济看欧元,但下半年需看中国

  从宏观经济的层面来看,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在2009年底进一步升级形成的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受轻伤、欧洲经济受重伤、中国经济受内伤。

  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形势左右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升级使得全球经济陷入了缓慢的衰退之中,中美经济受此影响较大,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甚至出现了衰退迹象,因此,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需要重点关注欧元区经济,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发展情况,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的三大引擎-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复苏动能有所放缓,但相对于欧美而言,中国经济并不算太差,当前欧美经济已成定局,其为全球经济复苏所能提供的动能已非常有限,因此201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恢复将看中国。

  近期从中美区所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虽然短期之内部分经济数据出现了好转之势,但这并不说明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了困境,从中远期来看,随着美联储的QE3与欧央行的OMT效果的逐渐被 弱化,经济指标亦将出现回落之势,因此,全球经济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从上周所公布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来看

  美国经济:从上周公布的四个重要经济数据来看:美国芝加哥PMI10月指数虽较9月回升了0.2个百分点至49.9,但仍处于荣枯分水岭的下方,而从分项数据来看,产量指数、价格指数、就业指数、供应商交货期指数的回落及积压订货量的回升削落了新订单指数回升的影响,而从美国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美国9月中西部制造业指数来看虽总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从上月的94.1降至93.4,降幅为0.4%;从芝加可PMI指数与中西部制造业指数的前景来看均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上周四公布的美国的ISM制造业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及前值,从分项数据来看,主要是受到了新订单及生产指数大幅回升的影响,但我们认为,这只是短期现像,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的QE3效果将被弱化,而PMI数据也将重回下行之势;最后从美国劳工部周五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7.1万好于预期增加12.5万;从分项数据来看10月私营部门就业增加18.4万人,创2月份以来新高,制造业就业增加1.3万,而从历史数据来看,制造业与建筑业就业人数仍处于历史的低位区间,此说明美国的就业市场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好转。

  欧元区经济方面:上周欧元区公布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一是欧盟执委会周二公布的欧元区10月经济景气调查报告显示,欧元区10月经济景气指数从9月的85.2回落至84.5。而各分项景气指数均呈回落之势,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再度表明,欧元区经济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升级影响,已经复苏无望,且整体将有陷入二次衰退的风险;二是Markit上周五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的欧元区制造业表现开局不利。截至10月份,欧元区制造业已连续15个月处于收缩态势。其中,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读数45.4,略好于45.3的初值,但较9月终值46.1恶化。制造业产出和新订单分项的收缩加剧,因需求依旧低迷。其中,制造业产出已连续8个月减少,新订单更是连续16个月减少。

  中国经济方面:上周公布的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数据分别为:一是10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50.2,预期50.2,9月份数值为49.8,该数值为7月以来首度回升至50的荣枯线以上。大型企业PMI连续两月处于临界点以上,是本月制造业经济总体回升的主要动力,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普遍提升:生产指数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新订单指数自2012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从业人员指数为49.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二是10月份中国汇丰制造业PMI终值49.5,创8个月新高,此前公布的初值为49.1,9月份指数为47.9;汇丰表示产出小幅下降、新订单一年来首次回升以及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均上扬是关键因素。对于官方与汇丰的制造业PMI指数,我们认为,虽然其大部分指标均有所好转,但是从指数回升的角度来看,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对于10月PMI指数的回升推动力,我们认为,受国庆长假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订单的前置是关键,而根据我们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及销售方面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前景均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认为10月PMI指数的回升不会成为走势回升的拐点,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PMI指数仍会呈震荡下行之势。

  二、 中国铜消费市场状况

  1.中国铜工业前景不容乐观

  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所获得信息资料来看,中国铜工业2012年前8个月在产量和进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下游市场消费仍无明显起色,与此同时,铜冶炼投资出现大幅下降,企业销售收入虽然增加,但经济效益下降明显,副产品销售已成为铜冶炼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铜精矿含铜量达到102万吨,同比增长7.49%;精炼铜产量371.57万吨,同比增长7.21%;铜材产量为773.5万吨,同比增长10.83%;铜产品进口贸易总额达到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46%。

  对于当前中国铜工业的现状,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10月12日下午向温总理汇报时用24字作出了精简的概括,即“生产平稳增长、价格触底企稳、经营依然困难、回升动力不足”。

  2. 2013年中国国内精铜产消缺口将缩减至200万吨左右

  根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限公司预测报告来看,2013年国内精铜生产的增加量略高于消费的增加量,预计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将缩小至200万吨左右。

  从预测报告来看,2012年是国内本轮铜冶炼和精炼项目投产高峰的第二个年份,预计2013年末国内铜冶炼和精炼产能将分别达到559万吨/年和976万吨/年,比2012年末各增加92万吨和140万吨;2013年精铜产量将达到610万吨左右,将比2012年增加8.9%左右。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2012年面临国内外需求不振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对铜需求带来较大的压力,随着各项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将对振兴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因此2013年经济环境将好于2013年,铜的需求也将有望小幅回升,全球铜消费量预计在810万吨左右,比2012年提升5.5%左右。

  3.预计2020年中国铜消费强度将达到顶峰

  根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基本金属消费强度趋势不同于传统发达国家的单峰倒U型结构,而是独具特色的双峰形态,这与新中国建国后特殊的社会主义道路密切相关。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为60%,铜强度将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滑,最后稳定在某个水平上。中国铜消费量与中国GDP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简单相关系数为0.9938。GDP每增长1万亿元,中国铜消费量将增长19万吨,预计2015年中国铜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并达到1120万吨的水平,其中精铜消费量为922万吨。

  三、 全球铜的供应情况:至2015年,全球铜矿产能将增长到2590万吨

  从国际铜业研究小组对2015年全球最新矿山及冶炼厂的预测来看,2015年全球铜矿产能将增长至2590万吨,而冶炼及精炼产能将分别增加到2150和2880万吨。从地区趋势来看,大部分铜矿产能的增长将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越来越多的新增产能将在非传统铜矿生产国家投产,铜冶炼和精炼产能的增长将主要由亚洲地区推动。

  四、 后市判断

  综合对宏观经济及供需基本面的情况来看,我们均认为,2013年全球及国内经济不会有较大的起色和好转,欧债危机仍将持续升级、美国经济仍将处于疲软态势之中,对于国内铜的消费而言,如果去除贸易融资铜的部分,其实国内铜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今后几年铜的实际消费需求增幅将有所放缓,对于当前的铜价而言,短期之内的反弹从技术层面而言是对前期大幅回落的修正,而从宏观经济而言是对当前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升的响应,从中长期的情况来看,其仍将呈震荡回落之势,短期的回升不足以改变中长期的震荡下行之势,因此对于当前短期铜价的回升无需过度担忧,可逢高少量适当加空。

(责任编辑:盈盈)

标签:产量 消费量 融资 有色金属 进口 全球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