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走势:
11月4日,空头增仓,沪铝主力1701走弱,收于13245元/吨,跌0.45%。成交量增加26112手至28.7万手,持仓量增加11452手至20.4万手。
资金方面:
沪铝主力合约1701交易排名显示前20名多头增持5324手至65134手,空头增持5152手至66297手。今日资金流向偏多。
现货方面:
据SMM,上海成交集中14230-14250元/吨,对当月升水330-350元/吨,无锡成交集中14220-14240元/吨,杭州成交集中14320-14340元/吨。上海流通货源偏紧,周末来临,下游企业接货力度回暖,中间商活跃度提升,推升现货价格小幅抬升;无锡流通货源仍较充裕,周末下游备货需求,成交有所回升;杭州流通货源持续偏紧,市场难寻货源,推升现货价格比无锡高100元/吨,导致杭州部分下游企业从无锡、上海等地采购,但多数企业表示仍希望从杭州直接采购,省去安排运输车辆等环节,从而支撑杭州现货价格高居不下。
今日华南市场成交集中在14490-14510元/吨,较华东地区升水250-290元/吨,两地价差有所扩大。由于之前铝价的暴涨,当地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足,在铝价近几个交易日有所回落之后,加之临近周末下游备货刚需存在,市场预期今日成交较为火热,但今日下游拿货并未如预期般积极,实际成交情况较昨日略有好转。
库存方面:
今日上期所铝库存仓单为2349吨,较前一日无变化。境内期货库存处于低位,利好铝价。据SMM,截至11月3日,铝锭社会库存为25.6万吨,较10月27日增加3.1万吨,现货到货量小增。
行业消息:
根据安泰科预计,2016年,全球铝消费总量有望达到7575万吨,2001-2016年间年均增长5%。中国的铝消费增长最为迅速,同期增幅到达12.2%。2006年中国开始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铝消费国,至2016年中国铝消费占全球比重达到45%。中国铝的生产和需求都立足于国内。消费的铝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内生产的原铝,废铝和进口也进行了部分补充;90%左右的铝留在国内消费,出口也仅仅是个补充。中国人均铝消费将在7-8年的时间内,在2022年或2023年前后进入饱和阶段。在十三五末期,中国全口径铝消费规模将达到4300万吨。目前中国铝消费增幅已经有所收窄,未来还将继续;而且铝消费增长速度在各消费领域发生分化,虽然建筑行业作为第一大消费领域的地位在短时期内还难于被替代,但是交通运输、包装容器等领域铝消费增幅将持续超过建筑等传统消费领域的增长,从而对整体消费规模的扩大发挥积极作用。
俄罗斯企业投资控股的豫联集团年产60万吨高精铝建设项目在河南巩义市建成投产。
综合研判:
现货依旧紧缺,成本上涨,下游需求趋稳定,利好铝价。技术上看,KDJ指标空头排列,MACD红柱变短,预计沪铝主力走势震荡偏弱,运行区间13000-13500。同时关注现货到货量对升贴水的影响。仅供参考。
广州期货 黎俊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责任编辑:简儿)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