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铝信cnal.com综合市场分析快讯:今日长江有色铝均价跌180报12790,南海有色铝均价跌120报13640。沪铝现货月合约1701开盘12850,最高12885,最低12610,收报12610,跌270或2.10%。截止发稿,伦铝电3报1712.00,美元指数报102.64。
消息面:
1、社科院蓝皮书:预计中国2017年一季度至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5%、6.5%、6.4%、6.4%。预计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6%。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不会发生硬着陆。实施房地产税和遗产税迫在眉睫。房价的过快上涨抑制了购房以外的其他需求,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缺乏长期支撑,还会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应采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2、【沪铅、PP、PVC、郑醇主力合约收盘封跌停板 铁矿石大跌逾7%】螺纹钢、沪锌跌超5%,玻璃、热卷跌超4%,沪锡跌超3%,沪铝、塑料、郑棉、沪镍、沪铜、橡胶跌超2%,郑煤跌超1%,焦炭等收跌。沥青收涨2.55%,焦煤涨1.77%。
3、上周广东现货市场再度呈现“紧俏哄抢”的局面。铁路运输方面广东一直处于限装状态中,加之前期华东汽运过来的铝锭已经逐步消化,而升水回落比较下行令进口铝锭骤减,广东铝锭到货量有所减少,库存不断下滑。另一方面,环保检查力度趋严,再生铝生产企业关闭殆尽,再生铝供应骤减令下游对原铝的采购需求明显攀升,在环保检查后广东铝锭出库量不减反升也可显现一斑。加上部分铝厂惜售,抬高现货价格,推动升水走高。广东成交价/1701升水从周初的300元附近上升至680元附近。尽管已经有部分铝锭开始自华东转运至广东,但本周预计广东供应仍将偏紧,现货升水或仍存在小幅上升空间,而两地价差继续维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周初华东地区现货供应十分充裕。临近年底贸易商临近年终关账,积极出货变现,市场可流通货源较为充足,现货表现疲软。周内现货成交价/1701合约一度贴水80-90元,不过周五受铝厂惜售以及部分贸易商关账结束的影响,可流通货源减少,现货成交/1701合约升水快速上升至100元附近。
库存方面,截止上周四,国内社会总库存量为31.06万吨,周比增加2.07万吨。其中广东地区铝锭社会库存量为6.86万吨,周比减少0.83万吨;华东地区铝锭社会库存量为23.2万吨(其中上海库存9.7万吨,无锡库存11.1万吨、杭州库存2.4万吨),周比增加3.6万吨(其中上海增加1万吨,无锡增加2.5万吨,杭州增加0.1万吨);巩义库存1万吨,周比减少0.7万吨。全国库存突破三十万大关,主要由于华东库存大幅增加。华东上周集中到货,加之周初下游需求疲弱,库存增长迅速。但华南和巩义库存则相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广东方面,到货仍偏少,到货基本和前一周持平,在下游逢低补库积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出库量较前一周明显增加,达4.8万吨。由于下半周广东现货价格明显好转,陆续有汽运货到达,加之交割货源本周将流出,预计本周广东库存将会有所增加。不过据了解,新疆方面由于运煤量增加,车皮紧缺加剧,每日运铝量再次下降,同时传出对华东限装消息,预计后期全国库存迅速增加难度较大。
上周铝棒库存量继续维持低位。截至上周末广东公共仓铝棒库存量仅为6300吨,较前期进一步下降。而与之相对应,铝棒加工费继续走高,周内主流成交价基本维持在1000-1150元之间,部分成交甚至高达1300-1400元,创历史新高。一方面西北发运依旧没有任何改善,而汽运则受运力有限,运输费用高等因素制约。另一方面,今年全年来看铝棒厂家盈利艰难,临近年底部分厂家在续签合约意愿减弱,部分厂家停产观望,也减少了总的供应量。此外,广东重熔铝棒及再生铝关闭殆尽,使得铝棒需求量明显增加。周内大量的铝棒自华东及河南地区转运广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广东的加工费上涨幅度。不过华东及江西地区铝棒同样出现极度紧俏的局面,周内江西铝棒加工费上升至550-650元,而华东价格也上升至500元以上,却是有价无市。预计短期内铝棒加工费紧俏的局面仍将持续。
明日铝价分析:
国内盘时段期货市场工业品集体大跌,午盘后钢铁、化工品集体跳水频现跌停,带动有色金属轮番破位下跌。沪铝早盘震荡,午盘后跟随工业品整体继续下滑,价格重心逼近12500附近。现货方面相对偏强,铝厂减少出货挺价,运输持续偏紧,铝棒紧俏而铝锭库存攀升,前期积压货物陆续到货,下游接货情绪不高。关注铝厂后续对供应量的调节情况。明日铝价料继续下跌,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简儿)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