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基本金属市场走软,铜价下跌3.1%收于7650美元领跌。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价下跌4%,而LME铜价走强之7740美元附近。市场在等待初步统计的中国金属贸易数据的公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的铜进口(阳极铜、精铜和铜合金)继续达到 20.51万吨的高点。同时中国的铜废料进口也继续强劲,达到60.87万吨的历史高点――大大高于之前在2006年11月创下的55.44万吨的记录高点。不过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继续处在高位,加上进口强劲,这意味着供应过剩,沪铜现货/LME现货之间的价差收窄也印证了中国市场的供应过剩。我们认为未来几月中国国内市场可能短期缓解、进口可能下降。不过我们预计此后市场将出现复苏,因有关铜需求的指标(如工业生产、汽车销售、固定资产投资)全都在快速增长。同时昨日LME铜库存减少1200吨至14.13万吨,这是2006年11月以来的最低位,而铜的注销仓单继续攀高至1.4万吨。宏观经济消息,4月中国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5%,高于3月的15.3%,稍稍强于我们及市场的预期。
铝因其他大部分基本金属走软承受轻微的下跌压力。前日铝价收低至2833 美元,昨日早盘继续在此位附近交投。LME库存减少300吨,继续来自亚洲和欧洲仓库。昨日的重大消息是中国贸易数据的公布。这一初步统计的数据包括了原铝和铝合金的数据,因此我们要到本月底当最终的数据公布时才将知道中国的原铝进出口情况。4月中国的原铝和合金进口从3月的47451吨下降至20804 吨,进口下降可能反映了国内供应增加导致国产铝消费走高。出口从38491吨增加至50850吨,从而使中国的原铝和进口净出口达到30046吨。我们听说有报道称中国向欧洲等地的合金型坯料出口强劲增长,因那里的升水高企,而且供应紧张。另外据这些报道称,这一形式的原铝在一些情况下被当成“半成品”出口,因此能够享受8%的增值税退税。为了估计中国4月的原铝净出口情况,我们应用3月和第一季度原铝和合金贸易的详细分类数据来进行对比。显然月与月之间的比例不同,这也是我们对比两个的权重来试图给出更可信的结果的原因。我们计算的结果表明4月中国的进出口基本平衡,因我们的计算涵盖了中国从一个净进口国到一个净出口国的情况。这些结果与我们上周对LME新加坡仓库的库存趋势分析相符,似乎支撑我们认为净进口将从3月的2.36万吨回落的观点。同时4月中国铝制品的出口达到令人吃惊的196710吨,1-4月的出口总量同比增长95.9%,4月的净出口达到137788吨的记录高点,我们认为这是卖家在预期的出口增值税退税下调之前加紧出口导致的结果。宣布出口退税下调之后出口可能减缓,不过我们认为今年半成品出口将保持强劲,将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尤其是因为在国外市场获得的盈利差异(以及沪铝/伦铝价差之间额外收入)仍将使出口有利可图。最后,
氧化铝进口同比增长13.4%至58万吨,不过1 -4月的进口仍然较去年下降。这意味着国内供应增长,因精炼厂继续扩张产量,同时新建的山东精炼厂提升产能。
氧化铝价格放缓以及供应增加意味着这一原材料不再是国内冶炼厂生产的限制条件。
前日早盘突破4000 美元之后,锌价在下午承压,并维持在这一关口下方,收于3950美元。LME锌库存再度减少2025吨,因被注销的仓单库存流出仓库,尤其是在新加坡。这没能为锌价提供任何支撑,不过现货/3个月升水再度从4美元/吨飙升至目前的12-18美元/吨。同时国际铅锌研究组织(ILZSG)预计2007年全球锌市场将达到近4万吨的缺口,全球消费将同比增长4%,精炼锌产量将同比增长6.9%。该研究组织预计消费增长将由亚洲拉动,预计今年中国的消费将增长 8.4%,受镀锌钢部门进一步扩张的拉动。同时中国的精炼锌产量预计将大幅增长14.7%。ILZSG认为贸易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精炼锌出口将大幅增长,约为45万吨。
铅维持区间震荡,不过重要的是坚挺在2000 美元上方。铅价在2050-2090美元的区间内波动了一周多的时间,尽管其他基本金属走软。昨日早盘交投继续维持在此位附近进行。同时ILZSG预计今年全球铅市场短缺5万吨以上,连续第五天短缺。ILZSG预计全球需求将同比增长4.1%,精炼铅产量将增长3.8%,消费增长将由中国(增长 12.4%)拉动,而美国的消费预计将下降1.3%。中国的出口预计将较2006年下降24%――这可能相当于41万吨。
昨日早盘镍价走强,重新突破50000美元关口,而现货/3个月升水进一步扩大至3250美元。在连续两天增加之后,LME镍库存减少66吨,继续维持在低位。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LME经纪商评市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