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欧、美、日PMI边际增长,但自2008年第四季度快速下降后,至今仍没有表现出任何真实回升。看涨着认为上涨表明年比工业产出已经触底,但是,看跌着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支撑PMI在未来数月内从历史低点回升,指标将保持在50这个兴衰分界点之下。
PMI指数是基于对制造业企业的一系列变量的综合测量与体现,包括生产水平、订单量、库存水平、运输、雇佣以及投入成本等等。因此,它为一个国家制造业部门的状况以及未来短期内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及时有效的指标。指数值高于50表示制造业活跃,低于50表示萎缩。从历史水平看,PMI指数与工业金属需求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数据继续显示出需求的惨淡下降,欧洲水平比任何时期都差(德国推动),美国和日本有些微好转。但是,一些国家近期的回升给出了积极信号,新增订单增加了8.1pts至41.2pta.
中国PMI指数基本未变,CLSA PMI经季节性调整后表现出小幅下降,自2月的45.1下降至3月的44.8,但高于2008年11月的记录低点40.9,以及1月的42.2。总的来说,最新的中国指标继续表明中国工业部门正处于紧缩。
但2009年第一季度基本金属的需求数据在近月内不会公布,PMIs和其他的需求指标暗示(尤其是除中国外)需求极度疲弱。铜也不例外,其主要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建筑、电力设施、基础设备等部门——都剧烈下降,价格自去年高点下跌了约60%。
但是,虽然价格剧烈下降,铜价相对其成本依然保持较高,最新的生产成本曲线估计有75%在1.00美元/磅以下,95%的在1.5美元/磅以下 ——铜价相对目前的报告库存水平显得过高,下表显示报告库存量达到5—6周时,铜价高于1.50美/磅是不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当运用实际铜价时(而非下表显示的名义价格),目前的价格相比5—6周的库存水平不会显得不正常。
然而,本周在智利的CESCO(智利铜工业智库)上,我们从与生产商的交流中了解到,价格支撑高于成本,普遍情况令人满意,所有的买兴都来自中国,其他地区需求被描述为“死亡”。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LME经纪商评市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