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盘播报
本周(5月19日-23日)LME三月铜在上冲8400美元一线受阻后震荡回落,周四、周五两次试探8100美元一线支撑,周五收于8245点。LME三月铝本周在3000美元一线窄幅震荡,周五收于3004点。LME三月锌在反弹受阻后本周大幅下挫,周四跌破2150 一线重要支撑位,尽管周五小幅走高,但短期回落势态较为明显,周五伦锌收于2175点。
上海金属方面,沪铜主力合约本周处于 63000-62000的区间内窄幅波动,成交量有所放大,周五收于62310元/吨,较上周大幅下跌490点。沪铝主力807合约周五报收于19030 元/吨,较上周收盘下跌90点。沪锌主力807合约收于17795元/吨,较上周收盘下跌375点。
二、行情成因分析
铜市方面,周五LME铜库存继续增加175吨,总量为125375吨,在过去两周LME铜库存已经增加约15%,逐渐增加的库存令伦铜承受较大压力,且全美不动产协会周五公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成屋销售较上月下降0.1%,为第九个月连续下滑。这反映出美国建筑业仍将维持低迷状态,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变,这也将对铜价形成抑制。尽管本周由于美国数据的继续疲软造成美元下挫,但这仍未能给伦铜带来较大支撑。
国内方面上海交易所周五的库存报告显示,本周库存减少5921吨至45586吨。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精炼铜进口量为127,977吨,较去年同期下降 31%。1-4月精炼铜进口总量为517,109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3%。ANZ commodity战略师就此称,中国4月铜进口数据显示铜进口量连续第二个月较前月下降,证实了高价使中国铜需求迟滞的忧虑。并且,一些国内期货公司人士认为,实际的进口数据可能低于这一数字,因为在保税库中的数字也被统计入内,而很多在保税库中的铜很可能最后又再次出口至海外。因此,这又令市场对于中国需求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忧。总体来看,铜市消费疲弱的基本面仍没有较大改观,后市上涨压力仍然较重。
技术上看,伦铜本周维持在 8400-8100区间内震荡,盘中多次试探81000一线支撑,短期来看该支撑较为强劲,而上方的均线的压制仍较为明显,上涨空间受到抑制。从周线来看,5日均线下叉10日均线,而MACD指标在顶背离的情况下形成死叉,因此后市继续下探寻求支撑可能较大,应密切关注其在8100一线支撑,若有效击穿,则下方支撑位在7700一线。国内方面沪铜仍运行于下跌通道之中,上方63000一线的压制作用较为明显,且上方空头发散的均线系统也抑制其上涨空间,周线来看MACD死叉敞口扩大,因此总体来说后市仍然看空一线,若能下破62000一线支撑,则短期下跌空间打开。
铝市场方面,国际铝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铝产量下降6.2万吨,至总计211.2万吨,3月为217.4万吨。与去年同期的201.7万吨相比,4月铝产量增加9.5万吨。4月原铝日均产量升至7.04万吨,3月修正为7.01万吨,2007年4月为6.72万吨。总体来看铝供应过剩的局面仍在持续。而据国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国内原铝产量为1228万吨,按照近年的增长速度来推算,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的总量应该可以超过 1500万吨。因此,短期来看地震影响因素有限,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铝市供应过剩的局面,但随着国内用电高峰的临近,部分地区或将采取限电措施,这可能会对铝价形成一定提振。
从技术上来看,本周沪铝的下挫幅度基本将上周反弹吞噬,显示上方的压力较为沉重,沪铝再次回到前期的弱势震荡区域,在基本面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沪铝较难摆脱低位震荡态势,而由于下方18000-18500一线的成本支撑较为强劲,后市继续维持弱势震荡可能较大,暂保持区间操作思路,关注18500-19500的震荡区域。
锌市场方面,目前LME锌库存已达到12万余吨,较年初的8万余吨增加近50%,并逐渐逼近13万吨。而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周三公布数据显示,200 8年1-3月期间全球锌市场供应过剩8.45万吨。这显示全球锌市也仍处于供应过剩的局面,这将对锌价形成极大的抑制。国内方面随着地震因素的影响逐渐浮出水面,市场预期供应大幅减少的因素已经烟消云散,因此充足的现货供应再次成为抑制锌价上扬关键影响因素。在基本面没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锌市难以走势弱市行情。技术上来看,在伦锌向下突破2150关键支撑位的影响下,沪锌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应关注17700一线支撑位,若不能有效守住,则新低可期,但沪锌目前价格接近现货成本价格,因此向下空间较小,所以不应过分看空,应保持低位弱势震荡思路操作。
三、后市研判
沪铜仍保持偏空思路操作,高位空单可继续持有,关注下方62000一线支撑的有效性。沪铝目前处于弱势震荡状态,保持区间操作思路,震荡区间18500-19500。沪锌下方受成本支撑影响较大,不易过分看空,以短丝思路交易为主。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鲁证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