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基本金属不断走出各自的方向,上半年结束时主要的金属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集团。首先是铜、锡和铝,他们的基本面吃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价格被推高。然后是锌、铅和镍,他们受到看空的人气和多头平仓主导。这三个金属现在已从高点下跌了一半以上。
下半年及其之后的走势看来不是太清晰,因众多素参杂其中,从而使我们难以判断市场下一步的走势。这些变量包括能源问题、美元的方向、通胀忧虑、供应中断、宏观经济数据、大多数市场季节性需求淡季的到来和一些市场的技术性紧张。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月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价格预期并作出一些修正。
铝:铝再度被小幅上调,主要是基于我们对能源短缺的最新评估,且高成为继续威胁着现在和未来的产量。
铜:本月我们将2008年的铜价预期上调6.9%。我们也类似上调了2009年的预期。上调是为了反映铜价在高位的强劲,并且在持续的中断和预期项目将进一步延期之后我们缩减产量预期。
镍:虽然本月我们将2008年的价格预期下调4.4%,因迄今为止镍价疲软,但我们仍然预计今年后期镍价将反弹。事实上,我们对2008年下半年的预期仍然大大高于目前的水平。这反映了我们对需求不如之前那样糟糕的观点,我们认为今年众多的供应中断可能使市场吃紧。
另外,本月我们削减铅和锌的预期,因我们考虑到市场出现大幅过剩的影响,而我们的锡价预期上调。
铝
新一轮的供应中断冲击了铝市场,并使铝价在6月上半月再度突破3000美元/吨。虽然最近与电力相关的减产还不足以大幅转变基本面,但将进一步支撑市场的看涨人气,至少在短期内是。
此外,煤炭和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没有出现放缓信号,并迫使中国从7月开始将工业用户的电价提升4.7%。
减产、原材料成本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运输成本上升的影响抵消了对需求、高库存和美元波动的担忧,这使资金继续流入铝市场。铝价看来将保持良好支撑。
由于存在这些趋势,本月我们上调我们的价格预期。2008年的预期现在是2915美元/吨,较我们之前的预期上升2%。类似的,我们对2009年和2010年的预期分别提高至2950美元和3100美元/吨。
市场对产量损失反应过度
天气引发的中断、能源成本高企、其他意外的骚乱以及欧洲和北美的铝需求疲软都使许多冶炼厂在今年上半年限制产量。除了中国、南非、新西兰和巴西在今年前期与电力相关的减产之外,6月Nalco位于印度的冶炼厂、嘉能可的Columbia Falls、美国铝业的Rockdale和英国的Anglesey都损失了产量。将所有这些损失加在一起,约为83.7万吨。尽管这个数字对单个冶炼厂来说是巨大的,但其仅占全球铝市场的2%。考虑到目前高企的库存和需求的走软,价格对最近一轮生产中断的反应可能过度,尤其是近期价格。
中国的冶炼商面临电价上涨
在讨论了几个月之后,中国政府宣布从7月1日起将工业用户的电价提高0.004美元/千瓦时,较目前的价格上涨约4.7%。此举是为了缓解电力供应商的压力,迄今为止电力供应商在上涨的煤炭价格和受控的能源价格之间挣扎。中国主要的发电企业全部是国有,据报告今年第一季度亏损27亿元人民币(3.91亿美元)。不过,现在煤价的上涨已经部分转移给铝冶炼厂,这意味着生产成本将上升,并挤压一些冶炼厂和老冶炼厂已经不大的利润空间。事实上,许多冶炼厂在现货市场上从国家电网购买电力,约占中国产能的三分之一。其中一些厂在今年后期减产应该在意料之中。
氧化铝市场反应Apache的天然气中断
Apache能源公司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天然气厂爆炸可能使全球损失1230万吨
氧化铝,但对产量的近期影响有限。美国铝业和必和必拓都采取措施确保产量不受影响,不过这可能使生产成本大幅走高。虽然美国铝业紧急从西北Shelf天然气厂——该地区的另一家天然气供应商确保能源供应,但必和必拓提前关闭其Kalgoorlie镍冶炼厂,进行数月的检修,并将能源转道给Worsley
氧化铝厂。
美国需求没有改善的信号
美国的铝消费非常疲软,尽管军事对平轧和挤压制品的需求是一个亮点,但汽车和建筑这些主要的终端消费部门没有改善的信号。5月美国的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0.8%,卡车产量下降34.1%。同时营建支出环比下降0.4%,房屋销售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40.1%。我们坚持认为这些市场最早要到在明年才会反弹。美国需求还受到淡季的影响,但不像刚刚进入需求淡季的欧洲,美国市场从5月开始逐步下滑,较正常时间提早了三个月。
铜
铜市场有两个关键题材。中国的需求以及库存释放何时将转为库存重建。紧张的铜精矿市场不断吃紧,因供应中断继续困扰铜矿商。
本月我们将2008年的价格预期提高6.9%至7965美元/吨。我们还相应的将2009年的价格预期提高至7250美元,2010年的提高 9.6%至7100美元/吨。预期上调是为了反映铜价在高位的强劲,并且由于持续的中断和铜矿石短缺将使未来几年的精炼产量受限,我们缩减产量预期。整体而言,未来的阴极铜市场看来要比我们之前估计的紧张。
近期内,今年迄今为止中国释放库存对价格的影响有限可能是不利的。价格一直拒绝下跌,而不管SHFE/LME价差。如果中国的消费者开始重建库存,那价格将从一个比预期高的基础拉升。考虑到紧张的精矿市场和整个商品市场的资金流入,年底或明年年初铜价有再次反弹的空间。
价格意外强劲
在6月初跌破7700美元/吨之后,铜价反弹,月底再度突破8400美元/吨。今年铜价在8000美元上方的强劲令我们意外,这也是我们本月再度提高2008年价格预期的原因之一。
精矿市场吃紧,TC/RC可能再度走低
铜矿持续遭受生产中断,拉美一些大型矿山的矿石品位下降。这使全球铜精矿市场持续紧张的时间长于之前的预期。由于冶炼产能一直在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因此TC/RC继续承压。
目前现货的TC/RC在30美元/吨和3美分/磅左右,矿商们在年中的谈判中奋力争取40美元/4美分的TC/RC。一年前的基准是47美元 /4.7美分,无价格分享,而2008年的年度合同敲定在45美元/4.5美分左右。矿商们也奋力争取从冶炼商的副产品——硫酸中分得一杯羹,今年硫酸价格达到记录高位。
我们怀疑铜矿商们能否成功的分得这杯羹,因冶炼商受到TC/RC的严重挤压,此外,如果达成的TC/RC大大低于40美元/4美分,那我们将感到意外,因许多来料加工冶炼商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或者萎缩。我们仍然预计今年下半年有一些冶炼产能减产或延长检修关闭的时间,因继续受精矿市场紧张的影响。
中国不久需要重建库存
5月中国的精铜净进口量再度下降,为77452吨,4月为109000吨,去年5月为104000吨。今年前五个月的净进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27.6%。阴极铜的进口需求受到强劲的国内生产——1-5月国内产量同比上升了17.9%,以及消费商因铜价高企释放库存的打压。不过,由于精矿市场仍然紧张,废料市场的情况如此疲软,因此生产不可能保持强劲。6月LME价格仍然较SHFE价格升水的事实表明中国的消费商仍在释放库存,进口需求仍然疲软。虽然这样,但阴极铜进口不可能不复苏,库存重建也不可能不发生。不过,考虑到整体消费的强劲,当中国的消费商重返市场时,进口的焦点将被迫从原材料转向阴极铜,这可能对全球铜价产量利好影响。
铅
6月铅价再度受挫,在5月下滑21%之后又下跌了16%。基本面上,目前没有一点利好。LME库存一直在上升,并再度突破10万吨,西方的需求疲软,中国产量复苏,全球的铅矿供应加速。
尽管我们感到在夏季价格仍然可能小幅反弹,因在需求季节性回升的背景下人气可能有所改善,但我们坚持认为铅市场已经供应过剩,整个长期趋势仍然下行。
本月我们下调价格预期。2008年的预期削减10%至2245美元/吨。2009和2010年的预期也分别下调8%和11%,因我们认为到时市场的过剩将迅速增加。
价格在不到四个月内跌了一半
LME3个月铅价在6月中跌至1700美元/吨附近,为近期高点的一半左右。投机多头平仓和空头抛盘是下跌背后的原因。市场以上测1800美元/吨结束了6月,但考虑到下跌的幅度,反弹令人失望,至少迄今为止是。
市场开始过剩
我们认为铅价有可能在未来几月进一步反弹。但由于基本面明显恶化,我们并不认为涨势可以持续,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价格平均只有1887美元/吨。
LME库存大幅上升为近期的价格回撤提供了基本面背景,表明市场从短缺转向过剩。新加坡和迪拜的大量交割使库存仅在6月12至16日的三个交易日内上升了近2.1万吨或28%,到月底总库存突破10万吨,为2006年7月以来的首次,并较今年年初增加了5.5万吨。
但库存在第二季度增加是正常的
由于需求季节性疲软,LME铅库存常常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增加——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增加了1.1万吨、2.2万吨和1.2万吨,而那些年市场短缺。
需求应该在第三季度出现季节性回升
北半球的夏季是和冬季是汽车替代电池市场的需求旺季,因极端的天气增加了电池熄火的几率。因此我们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需求将再度回升,尤其是现在价格下跌,消费商们已经库存不足的时候。问题是需求的增加是否能抵消上升的产量。我们并不确定,但已经出现的过剩可能较第二季度大幅减少。长期内,我们认为需求有更大的可能意外上升,尤其是在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看来将持续强劲增长。
4月铅矿产量创记录
供应方面,ILZSG的数据显示全球铅矿产量在4月创出32.16万吨的新高。前四个月的累计产量上升5.9%至120.6万吨。增幅最大的是中国,上升了11.5%。尤其不利的是即使Magellan没有重启,产量也如此强劲的增长。目前全球精炼铅产量的增长较弱,增长1.2%,但由于铅矿供应大幅增长和发展中国家对循环利用的投资导致再度产量增加,精炼铅产量定将增加。例如中国的再生铅产量今年上升了14.9%,而原生铅产量仅增长 3.5%。
镍
镍价在6月大幅下跌,表现再度弱于我们的预期。虽然本月我们将2008年的价格预期下调4.4%至27100美元/吨,因今年迄今为止的价格表现疲软,但我们仍然预计今年后期镍价将反弹。
事实上,我们对今年剩余月份的预期是26917美元/吨,大大高于目前的水平。这反映了我们对需求不如之前那样糟糕的观点,我们认为今年众多的供应中断可能使市场吃紧。本月我们下调供应预期。
我们对2009和2010年的价格预期保持在27450美元/吨和25875美元/吨。我们预计价格将支撑在高位,因生产成本高企、供应中断、新的开采项目延期和不锈钢市场走强。
不锈钢减产削弱人气
在5月和6月镍市场人气低迷,镍价也一路下跌,最低跌至21000美元/吨的低点。近期在5月中,三个月镍价突破28000美元/吨。导致镍价下跌的是中国的不锈钢大幅减产。龙头生产商宣布因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计划减产30-50%。尽管没有中国将在7月进一步减产的传言,但韩国的Posco宣布计划在7月限制生产。
但我们认为看空气氛过度
实际上,中国的不锈钢“减产”是下调目标,而不是实质上的减产,因此中国的不锈钢产量不会在5月和6月回落,镍消费不会下降。事实上,中国的精炼镍进口保持强劲,今年5月的进口同比几乎翻了一番,1-5月的净进口同比上升60%。
另外,Posco7月的减产是由于客户预期镍价下跌可能将带动不锈钢价格走低而减少订单。因此这不应该被解读为市场疲软的信号。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镍需求。第三季度是传统的需求淡季,不过第四季度应该再度走强。
供应中断增多
上个月镍供应受到更多意料之外的中断冲击。Apache能源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天然气厂爆炸将该州矿产业的天然气供应减少了三分之一。 Minara资源证实其年产3.3万吨的Murrin Murrin矿山因这次事故只能运营三分之二的产能。Apache目前仅预期到8月中恢复57%的供应,因此对镍生产的影响可能大于市场预期。去年该地区开采了18.4万吨含镍产量,尽管国际镍研究组织的数据显示今年产量上升了16%,但未来几月产量似乎定将回落至一年前的水平。
也是在上个月,BHP Billiton宣布关闭其年产10万吨的Kalgoorlie冶炼厂以及需要该厂提供原料的Kwinana精炼厂进行检修。镍产量可能损失2.8万吨,不过公司计划通过将精矿出口至其他地方进行加工来减轻这一损失。
这些影响被迅速摆脱
对这些中断的反应不大,因市场焦点似乎在需求面,似乎认为LME高企的库存水平能够充分弥补这些损失。对此我们不是太肯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中国的镍生铁产量将进一步稳步下降,进一步低于预期,因能源和焦煤成本上升,政府的控制措施和镍价低廉。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南非的镍产量低于平均水平,因能源限制。根据INSG的数据,今年1-4月地区产量下降了近20%。这些问题不再是新闻的焦点,因此市场可能忽略了它们,但今年产量损失的影响加剧。加上澳大利亚西部的情况,对镍产量积累的影响将显现。
锌
由于锌的仓单和非仓单库存增加,毫无疑问强劲的供应增长和疲软的需求使锌市场转向过剩。我们认为这一情况至少将延续至明年,期间没有一点利多。
不过,我们认为在这之后情况将开始转变,因一些大型的矿山将关闭,这将使精矿市场吃紧,并可能再度限制精炼供应。
此外,可能有更多的矿山关闭,这可能使未来十年的情况更加有趣。由于锌铅价格同时下跌了一半以上,而成本持续攀升,许多锌矿商开始感到痛楚。在基本面将吃紧和经济转好的预期下现在是适者生存。
本月我们将2008年的价格预期调低9%至2160美元/吨,因今年迄今为止价格持续疲软,且如促充足的库存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抑制市场。不过,我们仍然认为锌的下跌过度且过快,今年后期可以从目前的水平反弹,不过可能要到需求淡季过去之后。
5月中国是净进口国,6月可能也是
今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精炼锌的净进口国。在5月,进口超过出口近1.36万吨,今年前五个月的净进口达到18741吨,而去年同期净出口112292吨。此外,由于LME价格仍然低于SHFE价格,6月中国可能仍是一个净进口国。在价差反转之前进出口形势不会转变。
但这使我们看空,而不是看多
从表面上看,这些数据似乎是利多,因其表示国内消费强劲。不过,考虑到大量的进口主要是为了信用证担保,这导致需求被高估并打压国内价格。加上有关大量隐性库存在中国建立的报道——可能超过10万吨,中国需求的情况看来仍然黯淡。不过我们注意到进口锌的质量及其是否立即进行交易所交割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阻止LME和SHFE库存暴增,不过锌的现货情况仍然是供应充足。
库存增加确认市场过剩
LME锌库存在6月增加了8350吨,今年上半年增加近6.5万吨。加上已经建立的隐性库存,以及上个月广泛传言的大批锌运抵迪拜,显然锌市场已经转向大幅过剩。ILZSG最新的数据是1-4月市场过剩7.8万吨。
小型矿商感到痛楚
我们之前已经表示未来十年的前五年大型矿山关闭将使全球精矿和精炼锌市场再度吃紧。此外,从经济上说,我们预计更多的矿山将被迫在这期间关闭,因低廉的锌铅价格、不利的加工费和上升的成本开始挤压越来越多的矿商。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那些高成本矿商。副产品收益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贵金属。
CBH资源计划裁员37%的消息是矿山们已经感到痛楚的不祥预兆,如果价格保持在这样的水平,矿山关闭以及新项目的搁置可能为期不远。
锡
在5月底和6月初调整之后,锡价大部分时间内在震荡,现在再度走高。图形上明显的上升趋势仍然完好,且如果LME库存继续下降,锡价可能保持这一趋势,仍将走高。
不过,目前这不是我们的基本预期。我们认为锡价已经超过其自身的价值,在缺乏新的供应中断的情况下,现在应该触顶。库存不是非常低、印尼供应中断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中国以外的需求并不强劲以及价格高企导致亚洲东南部的生产商迅速作出反应。
因此,即使在本月上调我们的预期之后,我们继续预计锡价将在下半年走低,平均20917美元/吨,目前为23000美元/吨。2008年的平均价格为20545美元/吨。本月我们还小幅上调了2009和2010年的价格预期。
价格坚持上升趋势
一个月前,锡价大幅回落,并在6月初触及20605美元/吨的低点,较5月中创下的25500美元/吨的记录高点低19%左右。现在锡价再度上涨,在7月初突破23000美元。
库存需要下降才能支撑进一步的上涨
LME锡库存在6月下降705吨至6845吨,上半年总共下降了5305吨。尽管这是低位,但仍然大于全球一周的消费量,高于其他LME金属的平均水平。例如铜库存不足半周的消费量。锡库存最近一个周期低点是2004年6月的2475吨,反弹之后总库存在2005年3月再度降至3120吨。我们认为库存需要再度回落至这样的水平才能支撑锡价继续走高。事实上,注销仓单在1000吨左右,占总库存的13%,这意味着库存将继续减少。
WBMS称1-4月需求攀升1%
WBMS报告今年前四个月精炼锡消费总计118130吨,同比上升1.1%。中国的需求上升19.5%。不过,除开中国以外,西方国家的需求下降8.1%。美国的消费显著下降36.4%,而欧洲的下降11.2%,日本的下降2.7%。锡价飙升引发消费商释放库存可能使这些数据有所偏差。锡消费商的库存现在不足,这意味着当他们重新补充库存时,需求有可能被推升。不过,在季节性清淡的第三季度这不可能发生,因此中国以外的需求可能要等到第四季度才开始复苏。
中国的产量和出口保持疲软
供应方面,由于印尼的生产在中断18个月之后恢复正常,现在我们主要担忧的是中国。最新的报告显示5月中国精炼锡产量同比下降16%,1-5月下降13%。原材料短缺仍然是个限制,而1月开始征收10%的出口关税使出口无利可图。5月仅出口了5吨锡锭,今年前五个月的总出口量同比下降96%。同时进口上升260%,印证国内需求保持强劲。
中国的出口转向半成品
虽然中国的精炼锡和锡合金出口实际已名存实亡,但半成品及其他锡制品(主要是化工)的出口攀升。1-5月,半成品的出口上升59.8%,其他制品的出口飙升299%。因此中国仍在出口锡,不过是以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的形式而已。这可能开始替代中国以外的锡消费,需要关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LME经纪商评市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