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份之后,铜价演绎先抑后扬的振荡走势,完成了对6月末出现的强势上涨的回抽确认。展望后市,笔者认为铜价受短期市场信心的改善,反弹可看高一线,但上方58000为强阻力位,在下游消费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难以突破。7月的剩余时间料陷入高位振荡整理,有望为8月的逢高抛空操作提供空间。
因政策利多预期而改善的市场信心难具可持续性
中国第二季度GDP仅增长7.6%,创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虽然此次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引发了市场对人行可能进一步推出货币刺激政策的预期,但笔者认为短期由此引发的市场信心的改善难具有可持续性。因为从中国上半年仅录得10.5%的工业增速和3.7%的发电量来看,中国实际经济的基本面运行状况或许更差。另外从上半年进口增速的放缓明显大于出口增速,全社会零售销售额的同比增速不断下滑来看,国内经济仍主要靠出口拉动,而中国出口的主要区域为欧美地区。鉴于欧债危机未从根本上解决,后续仍将拖累欧美经济下滑,因此由出口拉动的经济动力较为有限,而国内出台的货币刺激政策的发挥需要时间来传导到经济领域。
全球央行掀起宽松潮,令美元吸引力加强
7月内,中国央行,欧洲和英国央行不约而同的推出货币刺激政策,此后新兴国家中巴西和韩国亦效仿其做法,相继宣布降息,日本虽未降息但亦扩大了资产购买规模,全球央行掀起了一股“宽松”潮,这样的情形曾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出现,此后美指持续上涨了一个半月,涨幅高达9%左右。从全球来看,降息获益最大的必然是美国,美元的吸引力也因此得以提高。至于市场所一直预期的QE3,6月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已声明,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还不符合进一步推出货币政策的需要,因此也就解除了美指大幅下挫的风险。另外6月的美国PPI意外上升,也令美联储未来在货币政策的抉择上采取谨慎的态度。有鉴于此,美元不管是从技术面还是基本面上来看,仍具备上行动能,上方第一阻力位关注85。
信贷环境改善,令融资铜需求下滑
在分析铜的基本面方面,需重点关注中国铜的供应与需求。供应方面,1-5月精炼铜累计产量为235.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13%,国内铜精矿含量累计产量为59.5万吨,同比增长14.31%。需方方面,上期所库存连续四周保持增加之势,累计增加3万多,同时伴随着国内库存向外移动的速度放缓(即亚洲仓库的库存增速下滑),6月铜进口量的减少以及6-8月为铜市消费淡季,下游企业补库意愿不高,表明国内库存的增加并非是补库而更多的是消费不顺。这也符合英国商品研究机构近期公布的的一份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到中国的阴极铜进口升水在过去几周再次下滑。其中关于6月铜进口量的减少,市场人士认为很大程度上受融资铜需求下滑导致,因国内央行多次出台货币刺激政策令紧缩的信贷环境有所改善。
基金净空方向还未转变 谨慎看待反弹高度
笔者认为铜价的反弹之路若想走的更远,势必需要得到资金的支持。而目前我们并未看到这方面有力的变化,因此短期的反弹高度需谨慎对待。目前伦铜持仓于底部时增时减,表明投资者操作较为反复,无明朗方向,而沪铜指数持仓量虽有所减少但却仍接近于年内较高水平,后期反弹需要配合持仓量的继续大幅减少。至于美铜CFTC持仓,则偏向利空。截至7月10日,投机基金多空分别增1569,减1284,投机净空10365,连续第二周减2853,但连续第九周保持净空状态,数据表明投机基金短期做空热情虽下滑,但中期看空思路不变。
鉴于以上分析,铜价短期利多因素占据上风,令其反弹意愿加强。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期铜价偏空的气氛还未完全改变,全球经济增长忧虑随时会因为欧债危机担忧的重燃而有所加剧,因此对于此次铜价反弹的高度需谨慎对待,而且在反弹之际需关注沪铜的滞涨表现,两市比价料偏向下行。操作上,7月剩余时间关注沪铜能否突破57000-58000的重要阻力区间,伦铜则关注7800-8000美元/吨,下方支撑则关注55000元/吨和7500美元/吨。
[瑞达期货],钢厂面临亏损窘境,因此其生产积极性正在逐渐被削弱。据中钢协统计,6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7.05万吨,较上月同期下降3.4%。
因此现阶段钢厂焦炭采购仍以现采现用为主,同时通过不断下调焦炭采购价格试探供应商底线。但即便如此,部分独立焦化企业受到不断上涨的库存压力以及资金流动性不足的威胁,甩货为上者居多。不过,这种现状也成了市场恶性循环的基础,部分钢厂博弈心理较重,持币观望者亦有。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现货市场依然低迷,但落实国务院“新三十六条”的实施细则近期频出,特别是能源、电力、电信等垄断性极强的行业也对民资抛出了“绣球”,对民营资本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因此短线J1301合约可关注1750下方买入机会,但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将长期困扰我国,因此1800上方压力值得关注,若有效突破则多单继续持有,承压则获利出场并可少量空单参考。
(责任编辑:盈盈)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