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昨日沪铜尾盘涨停,伦铜晚间大幅上扬,创出反弹新高,将挑战3800-4000美元阻力平台。工业品市场行情火爆,原油走势强劲上行,给予金属利好支撑。我们认为,中国是反弹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政府刺激方案可能追加;另一方面,湖南、广西各地类似云南省的变相收储接连启动,锌在连续的收储中得到青睐,昨晚外盘涨幅达到7.48%。今日,重点观察国内现货价格,内外盘期价的反弹空间,就如此前跌幅空间一样,需要现货价格打开。
复杂的环境还将主导工业品市场震荡为主,价格很难形成单向上涨局面,对分析师来说,目前我们更重视对各个因素的看法:
我们认为,尽管国储对通过进口方式收储铜没有确切消息,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近期LME铜库存持续流出以及从去年12月精铜进口维持高位都很可能与国储操作有关,在外盘机构的评论中、贸易商的对话中以及国内大型冶炼厂高层人士言论中,都有涉及国储收铜的消息。虽然库存与进口的表现也可能是季节性需求回升导致的,但废铜的消费以及进口形势暂时没有体现多大的季节性特点。诚然,废铜进口商在去年大幅下行的环境里遭受重创,信用问题饱受争议,但作为全球最闪亮的消费地,中国废铜需求对供应商的吸引仍然最重,且目前国内信贷氛围相当宽松,国内精铜消费的真正回升需要更进一步的从废铜市场找到最为切实的证据。在废铜市场没有明显转暖前,我们不认为国内精铜消费处在新的增长状态中,至多只是一个需求稳定的市场。我们认为,对国内精铜真实消费的判断还需等待一段时间,第一,国内粗放型的信贷扩张、固定资产增长在年初的效应最为明显,但5月之后效用能否维持颇受怀疑;第二,旺季结束后的市场状况会怎样?时间点上,4-5月会有进一步的分晓。总之,当前判断消费前景为时过早,复杂的宏观环境、人气变动还将延续,笔者继续强调“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态度最为有效。
金属价格处于低位水平,我们肯定国家收储的态度,但市场对铝锌两次收储争议颇大,因这两次收储价格不仅高于国内现货价,而且高于进口价近千元,中国有为全球金属在熊市中买单的嫌疑。而收储举措所带来的内强外弱局面也只能吸引更大的过剩流入中国,削弱国家收储带来的效果。以铝为例,国内铝行业最需要的是减产,而当前国家对铝工业的诸多作为却以保证产量为主,无论最终铝收储量多大,国内的供应压力、过剩水平也是扩大的,诸多举措在拉长铝价低迷的时间。整体看,由于存在国家收储价与更低的进口成本价两个矛盾,铝锌市场分歧极大,但过剩趋势在未来还会延续,且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铜价是基本金属走势的关键,由于国内流动性放大效用明显,两会期间因国家可能加大刺激政策力度股市看涨气氛高昂,短期沪铜价格连续反弹,但能否打破震荡还不好说,外盘市场更多的是空头回补,并没有出现积极的多头介入,这与前两年的季节性行情并不相同。内强外弱的价格局面,即便在中国需求持稳的环境里,也只能更多的令金属现货价格稳定为主,压制期货市场继续向上的反弹空间。
至于发达经济体相当糟糕的经济数据有没有可能引发金属价格特别是铜价的新一轮下跌?我们认为,其一,这主要要看LME铜价能否打破震荡,录得相当吸引空头介入的涨幅,如果没有更高的价格,恐怕很难出现更深的价格打压,行情主要还是震荡;其二,中国的一系列作为已经成为金属能否再创低位的关键,而国内的宏观氛围相当复杂,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观望判断。
总之,中国政府是关键,对中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笔者认为“保八”并不是问题。但这样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是非常消极的政策选择。我们正在通过维持以前大规模、外延式的增长模式,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等待世界形势回暖的那天。
铜:尽管外盘技术上仍有空间,但我们认为更进一步的涨幅有限,不建议追多。沪铜今日将第二次挑战3万整数关,建议多看少动。
锌:外盘锌价有可能再次挑战1300美元,中国接连出现的收锌举措以及LME锌库存持续流出,是锌价反弹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昨晚的大幅上涨是近期基本面长期累积的结果,就在上周LME三月期锌的技术形态还有偏于下行的感觉。谨慎看待外盘涨势。国内沪锌在突破10500后,今日还将反弹,甚至触及涨停。操作上,近两日内外盘锌价反弹,会将锌推至接近11450-11500元/吨,我们建议临近国家收储选择抛空。
铝:三个品种中表现最差的品种。LME库存仍在日日创高,且注销仓单维持极低水平。中国政府对铝行业的支撑以保障产量为主,直供电试点还将调降原铝生产成本。沪铝被动反弹将为我们提供新的短空机会,我们强调越接近收储价的短空头寸,安全度越高。操作上,关注1.2万,择机进入新的短空。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首创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