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通联期货:进口需求增长,沪铜持续上涨

  周四,沪铜大幅上涨,金属需求依然疲弱,但国内铜进口量却居高不下,并且库存也在持续减少。市场已陷入易涨难跌的怪圈,通胀预期仍将是未来主导价格运行的主要因素。6 月份,中国的工业金属进口持续大幅上升,未锻轧铜及半成品铜的进口连续第 5 个月升至新高。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未锻轧铜及半成品铜的进口由 5 月份的 422,666 吨升至 475,999 吨,按年增长173.8%。而在此之前,市场判断中国金属消费进入传统淡季,进口量将会回落。

  铜进口量持续增加的确令人意外,因为按照最近内外、盘铜价计算,进口将有小幅亏损。即便操作的好,利用日间价格波动点价,还是可以勉强报关,但进口量也不至于出现如此增长。6 月份国内铜进口量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在3、4 月份大进口时,国内贸易商购买了很多亚洲地区的铜,导致亚洲货源紧张,只得转道欧洲地区,拉长了进口的时间,这在6月份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海关进口数据,实际还包括保税区中的 10 多万吨铜库存,但是由于目前价格倒挂,这部分铜很难找到买家。持续增长的铜进口状况,显然放大了中国金属的真实需求。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交易所库存量大幅减少的异常现象。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26 日三大交易所铜库存总量为 36.99 万吨,比前一周减少了 0.86 万吨。其中,LME铜库存降至 26.2 万吨,为去年11 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COMEX铜库存最近一周减少了 496 吨至 5.37万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减少了 5813 吨,总量降至 5.42万吨。业内怀疑大量囤积行为和投机交易,正刻意营造出利于价格上涨的局面。库存数据结合 6 月份创新高的进口量,反映了隐性库存可能确实不少。大量铜进口并转化为隐性库存,囤货行为极大地增加了短期需求,从而抵消了现货市场消费疲软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铜下游消费企业的商业库存增加并不明显。

  根据易贸金属调研结果,国内 21 家铜管生产企业原料库存占月用铜量的 13.2%左右,环比小幅下降0.7%,原料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易贸认为,由于近期铜价持续高位,且进入传统淡季,加工企业为规避风险,备库行为不多。此外,这 21家企业 6 月份总体开工率为63.4%,环比下降 15.2%,开工率呈现逐步回落状态。

  综上所述,进口需求增长,沪铜持续上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通联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