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三个月期铝涨19美元,报2869美元,周二,沪铝弱势回调,终盘主力合约AL708收 跌120元至19970元。
国际铝业协会(IAI)周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4月每日原铝日均产量(不含中国)升至6.72万吨,3月产量为6.70万吨,2006年4月为6.54万吨。4月(30天)总产量为201.7万吨,3月(31天)为207.8万吨,2006年4月为196.1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我国4月出口铝产品20万吨,其中多半为铝合金坯段及铝窗框架等铝挤压材。今年1季度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简称铝及铝材)出口则从高位回落。上周,有关政府部门人士表示,我国可能将进一步下调部分铝产品出口退税幅度,这可能使国内原铝需求下降,导致价格走软。
为限制高耗能的铝制品出口,国家于去年9月15日公布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取消或下调了部分铝及铝材的出口退税率,经过3个月的政策缓冲期,所有的铝及铝材出口适用新的退税办法。受此影响,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我国出口铝及铝材55.1万吨,价值16.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增长8.9%和34%,出口量比去年第4季度下降11.4%。同期,我国铝及铝材进口25.4万吨,下降7.7%。
今年1季度,国内铝及铝材的单月出口量均保持在20万吨以下,今年1季度出口均价达到3023美元/吨,同比上涨23.1%,其中2月份单月出口平均价格为3046美元/吨,为去年以来的最高点。3月份当月出口均价3016美元/吨,与上个月基本持平。
铝及铝材出口价格上涨将会刺激出口量出现反弹。取消铝及铝材出口退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出口成本。经测算,受取消或下调铝及铝材出口退税和下调进口
氧化铝税率综合影响,企业每出口1吨纯铝增加近200美元的成本。目前,国际铝价已上涨至2848美元/吨,国内部分电解铝企业对外签约出口纯铝价格已达到2950美元/吨,关税上调造成纯铝出口成本的增加已部分被铝价上涨所消化,极有可能导致纯铝出口数量再次反弹。
原材料价格下跌易导致行业盲目投资。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铝材的主要原材料
氧化铝价格持续下跌。在目前铝及铝材出口价格的上涨和主要原料
氧化铝价格走低的双重影响下,电解铝行业进入了一个利好的时期。在利益的驱使下,闲置产能重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许多去年因成本增加而关闭的电解铝厂开始恢复生产。
估计国家可能自6月1日起,将把铝产品出口退税幅度下凋至0至13%区间,而目前的铝出口退税幅度在8%至15%之间。因此有业内人士判断,未来下游行业对原铝需求总量预计下滑约5%。一旦原铝需求下滑,可能将在短期内导致国内铝价下滑,从而推动国内原铝向海外市场流动。而政府的调控行为另一方面可能还有抑制铝生产商扩建铝产能的意向。
因此,应继续对出口未锻造的铝及铝材予以关注,防止出口量出现反弹,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关税和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上海期铝自2006年攀至历史高点以来,整体状态相对低迷。不过,由于铝消费已进入加速期,且其库存总体处于偏紧状态和历史偏低水平,国内铝价长期看涨趋势依然未改。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铝价步履蹒跚,这主要是因强劲的出口刺激铝中国铝产能不断扩张,反过来又压制了国内铝价。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国出口铝材196710吨,1-4月累计出口605522吨,同比增长95.9%。按此推算,2007年全年我国铝材出口将高达240万吨左右。铝材出口强劲的原因包括,近两年中国新增的生产设备先进,产品种类齐全,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等。从比价上看,目前国内外铝价比例已达1:7,由于利润空间增大,这更加刺激了铝的出口。此外还需注意到,就现有的铝市结构而言,投机资金相对不足也对价格产生了压制作用。
目前市场上生产商力量过于强大,铝厂产能规模达到40万吨的不足为奇,而消费企业规模大多小于10万吨,空头保值力量强大、集中,明显对铝价构成压制。对此,期铝已有较长一段时期处于低位,可见空方力量仍不容忽视。因此,尽管长期看行情向好,但短期内铝价将以盘整为主,且不排除略有下行的可能。
综上所述,消费增长促使铝产量增长,铝价维持区域波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通联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