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铝网 铝业行情
其他频道
当前位置:铝信>行情>市场分析

通联期货:沪铜冲高整理

  周四,沪铜冲高整理,1-6 月中国进口未锻造铜 188.67 万吨,同比大增 130%,其中六月份再创历史记录达到 40.13 万吨。如此高额的进口量是否导致了中国铜供给的短期过剩呢?上半年中国精铜产量为193万吨, 相对去年同期的181万吨,同比增长 6.75%。应该说国产精铜总体表现平稳。6 月份中国进口废铜 28万吨,连续两个月下降,1-6 月份中国进口废铜累计达到174 万吨,同比下降 39.79%。如果按照废铜 93%的含铜量计算,上半年中国铜的总供给量(废铜进口+精铜产量+精铜进口)为 543.49 万吨,同比增长率仅为 2.25%,如果除去公开消息中声称的国储进口的 30 万吨。

  上半年中国铜的总供给量同比减少3.4%。上半年中国铜总供给量增幅较小,或者小幅减少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废铜进口的大幅下降。 2008 年 1-6 月中国进口废铜占铜的总供给量(废铜进口+精铜产量+精铜进口)的 50.56%,今年上半年进口废铜在铜的总供给量中占比下降到29.77%。

  废铜进口量的大幅下降主要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初废铜与精铜的价差较小,精铜的进口更为划算,另一方面是5 月份以来中国对于废铜进口的环保检查,使得废铜进口放缓,事实上,中国在废铜进口检验政策上的变动是中短期铜供给的最大风险。在铜产业的中游——铜材的生产方面,6 月份中国铜材产量为 91.44 万吨,再创历史纪录,同比增长 23.92%,1-6 月产量为 447.63 万吨,同比增长 17.04%。铜材的生产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增速,一方面是中国铜材净进口的减少:上半年中国铜材进口量为34.87 万吨,相对去年同期的 50.62 万吨,降幅达到 31.11%,1-6 月铜材的出口量为 20.51 万吨,同比下降 28.5%,总体铜材的净进口量为 14.36 万吨,同比减少34.52%;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铜材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和加工产能不断扩张。2008 年中国铜材的加工产能大约为 885 万吨,预计到 2010 年将接近 1500 万吨。

  铜材加工产能的过快扩张将在中短期内加剧中国企业对于铜供给资源的竞争,从而给予铜价格支撑。中国铜材的下游消费中,电力电缆的产量占比最大,6 月份中国电力电缆的产量为 206.87 万千米,单月产量居历史次高,逼近 2008 年12月的历史纪录 238.35 万千米,同比增长 11.71%。

  上半年中国电力电缆的产量达到1004.06 万千米,同比增长21.29%,有力地支撑了铜的消费。与此配套的变压器、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等电气设备产量的上半年同比增速也各达 17.51%、20.81%和 40.09%。预计中国的基础建设、电力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在 2011 年之前仍能保持较好的需求,电力电缆和电气设备的需求不会明显减弱。家电方面,在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产量方面,彩电和洗衣机表现平稳,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5.77%和 3.73%。冰箱产量增长较多,同比增幅为 18.19%,但用铜量最大的空调上半年产量为4701万台,同比下降 15.05%,成为铜消费最大的障碍。正因为前期空调产量的减产,空调的库存量相对偏低,6 月份空调产量虽然较5 月份小幅下滑,但同比下滑速度从 27.6%,降低到1.07%。7 月份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持续,空调的生产和销售突然升温。预计7-8 月份空调的产量有望实现正的增长,对铜的需求继续构成支撑,因此,推动沪铜持续上涨。

(责任编辑:晓忠)

标签:通联期货

此信息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铝业资讯